萧红
早年经历
1911年(宣统三年)6月1日(农历五月初五),萧红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现哈尔滨市呼兰区)城内龙王庙路南的张家大院。乳名荣华,学名张秀环。
1916年(民国五年),外祖父将萧红学名改为张廼莹。
1919年,生母姜玉兰感染霍乱病故。父亲张廷举续娶梁亚兰,即萧红继母。
教育经历
1920年,入呼兰县乙种农业学校(俗称龙王庙小学,现为萧红小学)女生班读初小。
1924年,入北关初高两级小学校女生部读高小。后转入呼兰县第一女子初高两级小学校。
呼兰县龙王庙小学旧址
1928年,哈尔滨市学生维持路权联合会发起反日护路游行示威活动,即“一一九”运动。萧红参加游行,主动担任宣传员。
写作经历
1933年3月,参加中共党员金剑啸组织的赈灾画展,展出两幅粉笔画。4月,以悄吟为笔名发表小说《弃儿》,是萧红最早发表的文学作品。随后发表诸多作品,踏上文学征程。
1933年7月,与萧军、白朗、舒群等人在抗日演出团体“星星剧团”中担任演员,以实际行动支持抗日,由于引起敌伪特务机关注意,剧团于公演前解散。
1934年夏青岛樱花公园
1934年6月,因《跋涉》中大部分作品揭露了日伪统治下社会的黑暗,歌颂了人民的觉醒、抗争,带有鲜明的现实主义进步色彩,引起特务机关怀疑,为躲避迫害,萧红、萧军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帮助下,逃离哈尔滨,经大连乘船到达青岛。端午节前一天,舒群夫妇在大港码头接了两人,一起住在观象一路1号。萧军在《青岛晨报》任主编,萧红完成著名中篇小说《生死场》。此间,两人与上海的鲁迅先生取得联系,并得到鲁迅的指导与鼓励,被称赞中国左翼文学一下子多了两个实力作家。
1935年12月,《生死场》以“奴隶丛书”的名义由上海容光书局出版,署名“萧红”。鲁迅为之作序,胡风为其写后记,作品在文坛上引起巨大的轰动和强烈的反响,萧红一举成名。
1936年6月15日,作为最初发起人之一,与鲁迅、茅盾、巴金、以群等67位作家联合签名发表《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反对内战,号召爱国文艺工作者,发挥进步作用,创作优秀作品,积极行动起来,为祖国解放,民族独立而斗争。
1936年,萧红在日本东京
1937年1月,从日本回国,到上海后便去万国公墓拜谒鲁迅先生的墓,表达哀思。3月,写下《拜墓诗——为鲁迅先生》,发表在4月23日的《文艺》上。4月,至北平与老友李洁吾(李明武)、舒群见面,后又回到上海,此时和萧军的关系有所好转,参与了萧军编辑的《鲁迅先生纪念集》的资料收集工作。
1937年9月,萧红、萧军撤往武汉,结识著名青年诗人蒋锡金,住进他在武昌水陆前街小金龙巷25号的寓所。不久,东北籍青年作家端木蕻良也搬来与他们同住。萧红、萧军与从东北各地流亡到武汉的舒群、白朗、罗烽、孔罗荪等青年作家积极投身于抗战文艺活动,并在武汉形成一个很有影响的东北作家群。萧红创作了多篇以抗日为主题的作品,《天空的点缀》《失眠之夜》《在东京》《火线外二章:窗边、小生命和战士》等散文的发表,对宣传推动人民抗战起到积极作用。
萧红讲述鲁迅生平事迹
1940年9月1日,《呼兰河传》开始在《星岛日报》副刊《星座》连载;12月20日完稿;12月27日连载完毕。
家庭生活
姓名 | 人物关系 |
张岱 | 先祖 |
张维祯 | 祖父 |
张廷举 | 父亲 |
姜玉兰 | 母亲 |
张秀珂 | 二弟(大弟、三弟夭亡) |
梁亚兰 | 继母 |
汪恩甲 | 未婚夫(订婚,后解除婚约) |
萧军 | 前夫(未举行婚礼仪式) |
端木蕻良 | 丈夫 |
健康状况
萧红个人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九龙陷于炮火,柳亚子先生应萧红之约,到九龙乐道住处去探望她。次日,端木蕻良和青年作家骆宾基护送萧红从九龙转移到香港,住进思豪酒店。
1942年1月12日,日军占领香港。病情加重,被送进香港跑马地养和医院,因庸医误诊为喉瘤而错动喉管,手术致使萧红不能饮食,身体衰弱。1月18日,端木蕻良和骆宾基将萧红转入玛丽医院。次日,萧红精神渐复,在纸上写下“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下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1942年1月21日,玛丽医院由日军接管,被送进红十字会在圣提士反女校设立的临时医院。
1942年1月22日上午10点病逝,享年31岁。
创作时间 | 作品名称 | 作品体裁 |
1932年春 | 《可纪念的枫叶》 | 诗歌 |
1932年春 | 《静》 | |
1932年春 | 《偶然想起》 | |
1932年春 | 《栽花》 | |
1932年春 | 《春曲》(六首) | |
1932年7月30日 | 《幻觉》 | |
不祥(1933年8月13日首刊) | 《八月天》 | |
1937年6月20日 | 《一粒土泥》 | |
1933年4月18日 | 《弃儿》 | 散文 |
1936年8月9日 | 《孤独的生活》 | |
不详(1936年9月18日首刊) | 《长白山的血迹》 | |
不详(1936年10月29日首刊) | 《女子装饰的心理》 | |
不祥(1933年10月29日首刊) | 《中秋节》 | |
不祥(1934年6月14日首刊) | 《镀金的学说》 | |
不祥(1936年11月29日首刊) | 《感情的碎片》 | |
1936年12月12日 | 《永远的憧憬和追求》 | |
1937年8月14日 | 《天空的点缀》 | |
1937年8月22日 | 《失眠之夜》 | |
1937年8月17日 | 《窗边》 | |
1937年10月17日 | 《逝者已矣!》 | |
1937年10月22日 | 《小生命和战士》 | |
1937年10月22日 | 《火线外(二章)》 | |
1937年12月13日 | 《一九二九年底愚昧》 | |
1938年2月20日 | 《记鹿地夫妇》 | |
1938年5月15日 | 《无题》 | |
不详(1938年9月18日首刊) | 《寄东北流亡者》 | |
不详(1938年12月29日首刊) | 《我之读世界语》 | |
1939年8月28日 | 《茶食店》 | |
1939年9月22日 | 《鲁迅先生生活散记——为鲁迅先生三周年祭而作》 | |
不详(1939年10月18日首刊) | 《记忆中的鲁迅先生》 | |
不详(1939年10月20日首刊) | 《记我们的导师——鲁迅先生生活的片段》 | |
1940年6月28日 | 《〈大地的女儿〉——史沫特烈作》 | |
1940年7月 | 《回忆鲁迅先生》 | |
不详(1941年5月5日首刊) | 《骨架与灵魂》 | |
不详(1941年9月20日首刊) | 《“九一八”致弟弟书》 | |
不详(1941年9月1日首刊) | 《给流亡异地的东北同胞书》 | |
1933年10月 | 《跋涉》 | 散文集 |
1935年3月至5月间 | 《商市街》 | |
1936年 | 《桥》 | |
1940年6月初版 | 《萧红散文》 | |
1933年8月6日 | 《两个青蛙》 | 短篇小说 |
1933年8月27日 | 《哑老人》 | |
1933年9月20日 | 《叶子》 | |
1933年11月15日 | 《渺茫中》 | |
不详(1933年7月18日首刊) | 《腿上的绷带》 | |
不详(1933年8月4日首刊) | 《太太与西瓜》 | |
1934年3月8日 | 《患难中》 | |
1934年3月8日 | 《出嫁》 | |
不详(1934年夏首刊) | 《进城》 | |
不详(1934年首刊) | 《去年今日》 | |
1936年5月6日 | 《马房之夜》 | |
1936年9月4日 | 《家族以外的人》 | |
1936年9月初 | 《红的果园》 | |
1936年(1936年9月20日首刊) | 《王四的故事》 | |
不详(1936年10月1日首刊) | 《牛车上》 | |
不详(1936年11月16日首刊) | 《亚丽》 | |
不详(1937年5月10日首刊) | 《两朋友》 | |
1938年8月6日 | 《黄河》 | |
1938年8月20日 | 《汾河的圆月》 | |
1938年10月 | 《孩子的演讲》 | |
1938年10月31日 | 《朦胧的期待》 | |
不详(1939年1月21日首刊) | 《逃难》 | |
1939年1月30日 | 《旷野的呼喊》 | |
1939年5月16日 | 《莲花池》 | |
1939年7月20日 | 《山下》 | |
1939年7月24日 | 《梧桐》 | |
不详(1939年8月5日首刊) | 《花狗》 | |
1934年9月9日 | 《生死场》 | 中篇小说 |
1940年12月20日 | 《呼兰河传》 | 长篇小说 |
1941年 | 《马伯乐(第一部)》 | |
1941年 | 《马伯乐(第二部)》 | |
1938年3月初 | 《突击》 | 剧本 |
1940年7月 | 《民族魂鲁迅》 | |
1936年10月24日 | 《海外的悲悼》(致萧军) | 书信 |
1939年3月14日 | 《离乱中的作家书简》(致许广平) |
(作品信息来源)
影视作品
类型 | 名称 | 导演 | 备注 |
评剧 | 《我那呼兰河》 | 查明哲 | 改编自《生死场》《呼兰河传》 |
电影 | 《萧红》 | 霍建起 | 宋佳饰演萧红 |
电影 | 《黄金时代》 | 许鞍华 | 汤唯饰演萧红 |
话剧 | 《萧红》 | 刑友江 | 齐齐哈尔市话剧团 |
萧红的小说具有鲜明的文体特征,创造出场景性的小说结构。系列散文《商市街》在发表时曾遭到“看不明白”的议论,因为萧红使用了不少小说的技巧,这样的写作形式在20世纪30年代异常新颖,从文体上看,它更接近小说,不过它又是“不折不扣的生活记录”。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从《商市街》《生死场》到《呼兰河传》,萧红打破了传统小说单一的叙事模式,创造了一种介于小说、散文和诗之间的边缘文体,并以其独特的超常规语言、自传式叙事方法、非情节化的结构及诗化风格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萧红体”小说文体风格。这种小说文体的发展道路就是中国现代小说的散文化,从一个方面实现了文学史的衔接、承续,在审美意识上沟通了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学。更准确地说,是把传统文学中高雅的部分——诗和散文,与现代文学中已经代替了诗而成为主体的部分——小说,实现了新的对接。正是这一对接造就了现代文学中最具生命力的内容。萧红以自己悲剧性的人生,感受和生命体验,观照她所熟悉的乡土社会的生命形态和生存境遇,揭露和批判国民性弱点,抒写着人的悲剧、女性的悲剧和普泛的人类生命的悲剧,从而使其小说获得一种浓烈而深沉的悲剧意蕴和独特而丰厚的文化内涵。
艺术手法
《呼兰河传》初版封面
主题思想
《生死场》初版封面
一半骨灰
香港浅水湾萧红墓
端木蕻良在安葬萧红时,即嗅到了沿途一路上的血腥味。他担心此处墓地不能长久保全,因此特意留下了另一半骨灰放在另一只同样的花瓶里,秘密地埋葬在圣士提反女校土崖的一棵树下。法国医院当时就设在这所教会女校内,萧红正故世在这里。
萧红骨灰移交
圣士提反女子中学旧址
1996年10月5日,端木蕻良在北京去世,身前留下遗愿,把他的部分骨灰撒到香港圣士提反女校后山、萧红另一半骨灰的埋葬地。1997年5月,端木蕻良的夫人钟耀群女士来到香港,实现了他的愿望。
(以上信息来源)
情感纠葛
萧红曾这样解读自己:“我一生最大的痛苦和不幸,都是因为我是一个女人。”
汪恩甲
少女时代的萧红,曾被家里订了婚,未婚夫叫汪恩甲。这人相貌堂堂,师范毕业,萧红对他也很是倾心。但是,萧红在初中毕业后跟表哥搭伴去北京读高中,这件事情在当地引起了轩然大波,未婚夫的哥哥汪恩厚因此逼迫弟弟跟她分手。萧红不服,到法庭状告汪恩厚代弟休妻,汪恩甲为保全哥哥在教育界的名声,表示解除婚约是他自己的要求,令萧红败诉。不过,萧红后来还是原谅了汪恩甲。1931年(民国二十年),两人住进哈尔滨东兴顺旅馆,不久萧红有了身孕。但是,当萧红临产期近,汪恩甲却突然失踪,令萧红独自被困在旅馆。对于汪恩甲的失踪,一种说法认为他没有足够的钱交房费,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他是遭遇了意外。
萧军
1934年6月萧红与萧军
端木蕻良
1938年,萧红、端木蕻良摄于西安
骆宾基
骆宾基
墓址
萧红墓碑
1957年8月15日,经中日作家协会、中国作家协会广州分会倡议,迁葬悼念仪式在广州市大德路别有天殡仪馆举行,萧红骨灰从香港迁到广州银河革命公墓,重新安葬。
追悼会
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5月1日,延安文艺界举行萧红追悼会,在延安的作家及文化艺术工作者深切悼念萧红。
故居
萧红故居
纪念馆
萧红纪念馆
画像
萧红画像
总体评价
萧红是一位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女性作家,以其作品中悲喜交杂的情感基调、刚柔并济的语言风格以及独特的写作视角的运用和对行文结构的处理,在文学史中独树一帜。萧红是典型的女文青的性格,爱折腾,不愿守本分,她的一生泛泛而言是很惨的、短命、穷困、奔波,她从十九岁离家出走,这一走便再没回头,中间只辗转回去过一次。
名家点评
林贤治(诗人、学者):萧红确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理想主义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萧红是继鲁迅之后的一位伟大的平民作家。她的《呼兰河传》和《生死场》,为中国大地立传,其深厚的悲剧内容,以及富于天才创造的自由的诗性风格,我以为是唯一的。
夏志清(文学评论家):没有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评论萧红的作品,是“最不可宽恕的疏忽”。《呼兰河传》的长处在于它的高度的真实感,萧红是二十世纪中国最优秀的作家之一。
葛浩文(美国汉学家):萧红在本质上是个善于描写私人经验的自传体式作家。
张耀杰(学者、传记作家):萧红有文学才华但做人不及格。
马勇(学者、中国现代文化学会副会长):萧红的悲剧源于“五四”鼓励下的出走。
王东成(学者、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教授):对萧红人性的不洁和过错要作同情的理解。
鲁迅(文学家、思想家):萧红“是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很可能成为丁玲的后继者,而且她接替丁玲的时间,要比丁玲接替冰心的时间早得多”。鲁迅还评价萧红在《生死场》中所描写的“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品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
茅盾(作家、文学评论家):评价《呼兰河传》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它于这“不像”之外,还有些别的东西,一些比“像”一部小说更为“诱人”些的东西,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