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希贤

姚希贤,男,1934年11月出生,河北衡水人,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教授、主任医师,硕、博士及全国中西医结合高徒导师。为原全国消化学会常委,现任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学会常务理事、省市常委及副理事长,国际肝病研究协作、交流中心学术委员、世界胃肠病学会会员,天津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名誉教授。长期从事慢性肝病、慢性胃病的临床和科研工作。
人物经历编辑本段
1955年毕业于河北医学院本科,毕业后留本校医院工作。
1987年开始带硕士研究生。
1987年开始带硕士研究生。

1996年获得消化专业河北省唯一临床博士授权点,担任博士生导师,去年经国家批准任命他为中西医结合高徒导师。已、正培养博、硕士生及中西医结合高徒60余人。之后成立了河北省肝胆病治疗研究中心和拥有肝病、微生态、病理免疫组化、分子生物学等8个实验室的河北省消化病研究所,任所长。
2023年7月,被聘任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
现任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教授、主任医师。
主要成就编辑本段
科研成就
建立健全了消化病实验室、内镜室、高效液相色谱室、动物实验室和超声波室。1987年创建了中西医结合消化病研究室,1998年创建省级消化病研究所,获得河北省第一个临床博士授权点,为医学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为全院科研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做了大量工作。
建立健全了消化病实验室、内镜室、高效液相色谱室、动物实验室和超声波室。1987年创建了中西医结合消化病研究室,1998年创建省级消化病研究所,获得河北省第一个临床博士授权点,为医学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为全院科研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做了大量工作。

开展了消化性溃疡愈合质量、Hp相关性胃炎模型制作以及慢性肝炎(病)肝纤维化、肝硬化门脉高压高动力循环机制等研究。以“瘀血症”主论开展了肝纤维化治疗研究,科研成果有“益肝康”及拆方对肝纤维化治疗作用、“肝硬化腹水发生机制”、“胃忧愈对消化性溃疡临床实验研究”等,11项获省部科技进步二三等,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承担“十一五”等国家课题一项,组建了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提出“急性消化病”概念,“加强急性消化病研究”在《中华消化杂志》专家论坛发表。
主要著作
编著了《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基础与临床》,主编了《急性消化病学》《疾病诊治大典》《最新内科诊治手册》《临床药物实用大全》及《临床消化病学》共1000余万字。其中《急性消化病学》专著,此书获全国十省市优秀图书一等奖,获1998年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他也被誉为医治消化病急症的倡导者。
担任副主编《临床药物实用大全》等7部。参与编写了《诊断学基础》《肝病治疗学》《消化病现代治疗》等十余部医学专著。
发表有影响学术论文180余篇,出版《姚希贤论文集》。
主要论文
题名 | 作者 | 来源 | 发表时间 |
姚希贤临证治疗黄疸病经验浅析 | 杜姚;杜朋丽;郭子敬;张云凤;才艳茹;杨倩;姚希贤 | 中华中医药杂志 | 2019-08-01 |
慢性肝炎肝纤维化中西医结合治疗问题 | 姚希贤;姚冬梅 | 第二十五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 | 2013-06-20 |
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问题 | 姚希贤;姚冬奇 | 第二十五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 | 2013-06-20 |
慢性肝炎肝纤维化中西医结合治疗问题 | 姚希贤;姚冬梅 | 临床肝胆病杂志 | 2013-04-15 |
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问题 | 姚希贤;姚冬奇 |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 2012-10-18 |
TGF-β1/Smad信号传导通路与肝纤维化 | 吕涛;姚希贤 |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 2012-06-30 |
学术思想与慢性肝炎(病)临证要诀 | 姚希贤 | 第二十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专题报告及论文集 | 2012-06-14 |
中西医结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价值的研究 | 姚希贤;姚冬奇 | 医学与哲学(B) | 2012-05-23 |
慢性胃病幽门螺杆菌初治及补救治疗疗效分析 | 姚洪森;姚冬梅;张健;姚希贤;赵丽梅;刘艳 | 武警医学 | 2012-02-15 |
药物血清内黄芪甲苷含量测定及其抑制HSCs活化增殖的实验研究 | 吕涛;姚希贤;孙泽明 | 中华中医药学刊 | 2011-12-10 |
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进展 | 姚希贤 | 全国中西医结合发展战略研讨会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会论文汇编 | 2011-11-22 |
肝纤维化患者“益肝康”药物血清对HSCs胞浆游离钙的影响 | 王军民;刘石萍;方澍名;姚希贤 | 河北医药 | 2011-08-10 |
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进展 | 姚希贤 | 第二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消化疾病诊治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 | 2011-06-17 |
“益肝康”大鼠药物血清对HSCsc-fos、c-jun基因表达的影响 | 王军民;方澍名;王俊梅;姚希贤 | 河北医药 | 2011-01-26 |
益肝康药物血清对肝星状细胞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的抑制作用 | 王军民;钟燕;徐超;姚希贤 | 河北医药 | 2011-01-10 |
肝硬化腹水与顽固性腹水的治疗现状与进展 | 姚希贤 | 第二十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消化疾病诊治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 | 2010-08-01 |
中药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 | 姚希贤;姚冬梅 |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 2010-04-18 |
IL-1β诱导肝星状细胞IL-1Ⅰ型受体及AP-1表达的研究 | 张亚平;刘玲;姚希贤 | 山东医药 | 2010-03-26 |
猪血清攻击后肝纤维化大鼠α-SMA、TIMP-1在肝组织内持续表达 | 蒋树林;冯丽英;姚希贤 |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 2009-11-30 |
IL-1β促肝星状细胞增殖与JNK/AP-1信号转导通路的关系 | 张亚平;姚洪森;耿丽君;姚希贤 |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 2009-10-20 |
以上内容来源于:3 |
获得荣誉编辑本段
先后被评为省“双文明建设突出贡献”、“十佳百颗星”、“省政协优秀委员”,多次被评为省、市和医大及二院先进科技工作者。
1993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1994年获“全国百名优秀医生”。
1994年获“全国百名优秀医生”。

1997年省委省政府授第三批省管优秀专家,国家科技进步奖等评委;同年获优秀政协委员。
1998年被评为省管优秀专家;同年获省优秀发明者等称号和中医突出贡献创业奖。
2000年荣获“全国百名优秀医生”称号。
2002年为国家重点学科消化带头人。
2005年获河北省优秀发明者称号,并任河北省消化病研究所所长,河北省消化病重点实验室主任,河北医科大学学术带头人。
2008年被河北省卫生厅、人事厅、中医药管理局授予“河北省首届十二大名中医”称号。
2022年7月,被授予“第四届国医大师”称号。
社会活动编辑本段
为《中华消化杂志》《世界华人消化》等13家杂志顾问、副总编、编委。
河北教育振兴促进会理事长、全国消化学会及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学会常委、河北省该学会主委与常务理事、副理事长,国际肝病协作交流中心学术委员,世界胃肠病学会会员,天津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名誉教授。
河北教育振兴促进会理事长、全国消化学会及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学会常委、河北省该学会主委与常务理事、副理事长,国际肝病协作交流中心学术委员,世界胃肠病学会会员,天津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名誉教授。

学术交流
应邀赴台在国际中医药研讨会做“肝硬化腹水临证要决”报告,多次去欧、日等国参与学术会议、讲学。接待美、日等国专家来研究所参观与学术交流。在国内外学术会多次作“中医治疗慢性肝、胃等病临证要诀”报告。
社会任职编辑本段
历任省政协六、七届常委,创省教育振兴促进会并任会长;九届全国人大代表。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