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之琳
早年经历
14岁第一次买了一本冰心的诗集《繁星》,从此对新诗发生兴趣。
教育经历
卞之琳早年照片
193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
工作经历
抗日战争时期,先后在四川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任教。
1940年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
1943年,卞之琳晋升为副教授,三年后评为教授。
1946年到南开大学任教。
1947年赴英国牛津大学做研究员。
1949年回到北京,先后任职于北京大学、北大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等机构,主要从事外国文学的研究、评论和翻译。
1949-1952年曾任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
1953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1964年后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享受终身制待遇。
写作经历
1930年开始写诗,此后不断发表新诗和翻译文章。
1933年出版诗集《三秋草》。
1935年出版《鱼目集》。
1936年与李广田、何其芳合出《汉园集》,因此三人又被合称为汉园三诗人。
1938-1939年去延安和太行山区抗日民主根据地访问,并一度任教于鲁迅艺术文学院。此行促成创作诗集《慰劳信集》与报告文学集《第七七二团在太行山一带》。
1942年《十年诗草》出版。
1951年出版诗集《翻一个浪头》。
1979年出版自选诗集《雕虫纪历1930~1958》。
长期从事W.莎士比亚等外国作家作品的翻译、研究,着译有《莎士比亚悲剧论痕》《英国诗选》等。此外还出版诗论集《人与诗:忆旧说新》。
情感生活
1955年10月1日与青林结婚。
健康状况
2000年12月2日去世,享年90岁。
作品名称 | 出版时间 |
《三秋草》 | 1933年 |
《鱼目集》 | 1935年 |
《数行集》收入《汉园集》 | 1936年 |
《慰劳信集》 | 1940年 |
《十年诗草》 | 1942年 |
《雕虫纪历1930-1958》 | 1979年 |
着译《莎士比亚悲剧论痕》《英国诗选》 | 1964年 |
《人与诗:忆旧说新》 | |
《翻一个浪头》 | 1951年 |
艺术手法
卞之琳生活照
其前期诗作,内容多写下层社会生活,并探索宇宙与人生哲理。卞之琳以“我”为主,将传统的“意境”与西方的小说化、典型化、非个人化的“戏剧性处境”融汇在一起,并且将传统的“含蓄”与西方的“重暗示性”和“亲切感”融汇在一起,形成了“平淡中出奇”,“用冷淡掩深挚,从玩笑出辛酸”的特殊风格。他的诗显示出一种着意克制感情的自我表现,追求思辨美的“非个性”倾向的特色。在语言上,他则追求在口语基础上实现欧化词汇、句法与中国文言词汇、句法的杂糅。另外,他的诗由于重意象创造而省略联络,因而诗意大多晦涩。
卞之琳的新诗广泛地从中国古诗和西方现代派诗吸取营养,自成一格,充满智慧的闪光和哲理的趣味,是30年代中国文坛“现代派”诗歌的重要代表人物。抗日战争期间曾前往延安和太行山区访问,诗风有所转变,歌唱人民的战斗生活。诗作讲究音节的整饬,追求文字的奇巧,表现出当时青年知识分子对现实的不满与思考。
诗人主张“未经过艺术过程者不能成为艺术品,我们相信内容与外形不可分离”。卞之琳创作态度严谨,孜孜不倦地探索“艺术过程”中的转化与表现,即使对新诗的外部形式也刻意追求变化和创新,更不用说在诗的意象、内容方面。有些诗作被译成多种文字,并成为海外学者专题研究的物件。在半个多世纪中,诗人坚持不懈地进行诗歌创作和理论研究,成功地实验和引进了西方多种现代诗歌形式,对中国象征主义、现代主义诗歌的发展开拓了新的景观,有着很大的启蒙意义和重要的贡献,并取得了相当的艺术成就。
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二届外国文学评议组成员,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
历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现任顾问。
卞之琳晚年照片
“未来城市的竞争,不光是高楼大厦和道路的竞争,还有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欣闻南通打造博物馆之城的举措,江弱水高度赞赏。他说,要是卞先生泉下有知,也定会为家乡的发展叫好的。(冯启榕评)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