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松博文
职业生涯
大松博文,坂出商业学校毕业,关西学院大学商学部毕业,1941年(昭和16年)应召从军,以31师团辎重兵中队长的身份转战中国・缅甸战场。为了比自己年长的士兵服从指挥,自己带头行动。之后经历了英帕尔战役。是从“白骨街道”之称的大溃败中少数生还者之一。从此他的性格大变。
1952年,大松博文在他所供职的日本贝冢纺织厂组织女子排球队,从一开始给球队定下的奋斗目标就是“必须成为全日本冠军和世界冠军”。但是这样的话从当时担任纺织厂原料采购部经理、只在中学时打过排球的大松博文口中说出,只能被当作是一句吹牛皮的大话。他从1242名女工中挑选了16名选手。教练与队员每天从8时在工厂工作到15时30分,然后从16时训练到半夜。严苛的训练方式让人不忍目睹,在封闭的训练馆中,大松博文毫不留情地将排球一个个狠狠地砸向队员们。姑娘们来回地扑救,翻滚,起身,再翻滚,再起身,直到精疲力竭,倒地不起。由于训练强度太大,一度曾激起了劳工组织的强烈抗议,外界对大松博文的反响也很大。三年之后,日纺贝冢队一举夺得日本企业排球赛、全日本综合排球赛和日本国家体育赛的三项桂冠。
1960年,大松博文率领日本女排参加在巴西举行的第三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在比赛中,日本女排一鸣惊人,第一次参加世界大赛就夺得亚军,令世人所瞩目。然而,日本国内似乎对此并不在意,也没人到机场迎接。大松博文一气之下把亚军的奖杯摔碎,将目标最终锁定在世界冠军,并志在必得。
大松博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以所谓的“意志排球”作为训练理念,不仅仅运用大强度、大密度的特殊训练方法,并且将技术串联和新技术的运用作为比赛训练的根本。为了战胜身体优势明显的苏联队,大松博文悉心研究排球运动的规律,结合日本运动员身材矮小的特点,发明了滚翻垫球以加强防守,同时发明了勾手飘球、双手前臂垫击等技术,为日本队造就了一批优秀的女排选手,并让当时全队身材最高的河西昌枝出任主力二传。尽管这在当时引起了很大争议,但大松博文还是坚持自己的既定战术,并最终取得了成功。
1962年在莫斯科举行的第四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上,由大松博文训练的日本女排锐不可当,以3:1力克夙敌卫冕冠军苏联队,并对其他球队都连续保持3:0完胜。这样,日本女排以全胜的骄人战绩登上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在世界排坛上刮起了“远东台风”,有关“东洋魔女”的种种传说不胫而走,大松博文本人也因训练要求严格、成绩卓著而以“魔鬼大松”闻名。
1964年10月在日本举行的第十八届奥运会上,排球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10月23日,日本女排与前苏联队进行女排决赛时,东京万人空巷。在大松博文的带领下,“东洋魔女”再显神威,终于战胜了强大的对手,为日本夺得了奥运会女排赛的第一枚金牌。这场比赛创下了日本国内收视率的最高记录。当世人盛赞大松博文的训练方法是体育界的奇迹时,大松博文则发出感叹道,“既然要当世界之最,就必须进行世界上最严格的训练。指导者必须身先士卒,战胜自我。”
大松博文自率领日本女排夺得第一个世界冠军后,直到1965年辞去国家队教练之前,日本女排的竞技水平达到了巅峰。在他的带领下,日本女排转战国内外,所向披靡,创下了世界女子排坛史上连胜175场的奇迹。
“东洋魔女”的成功亦引起中国排球界的注意。中国排协经过周恩来总理的批准,在1965年4月邀请了大松博文来华一个月,协助训练中国女排,在训练中,大松博文给队员的扣球,其力度之大、速度之快、频率之高、角度之刁,都是中国排球界闻所未闻的。中国女排队员顽强扑救,毫不松懈,直到精疲力尽,倒地不起。大松博文的训练包含了“三从一大”的精神,即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和大运动量训练。令中国女排得到较有系统的训练和明确的发展方针。他的训练方法、训练思想和训练作风,在中国排球界乃至整个体育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给中国女排带来新的训练方法,锻炼了她们的精神意志,奠定了中国排球日后成长和腾飞的基石。在离开中国后,大松博文还曾到韩国进行排球援教工作。
影响
大松博文
《跟我来》 |
《排球之心》 |
《有志者事竟成》 |
健康状况
1978年11月23日大松博文在指导冈山县立女校排球队训练后的当晚突发急性心肌梗塞。
11月24日因抢救无效去世,享年57岁。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