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利弗·斯通
少年时期,奥利弗·斯通就对电影产生了兴趣。青年时期的奥利弗·斯通,在耶鲁大学就读了一年,而后他辍学搬到了越南居住,并在那里教了一年的英文。1967年,斯通应征入伍,参加越南战争。战争结束以后,奥利弗·斯通进入了纽约州立大学,跟随马丁·斯科西斯学习电影创作。先后担当过摄影师、编剧、剪辑等工作。

奥利弗·斯通
1986年,执导由汤姆·白兰格、查理·辛、威廉·达福联袂主演的战争片《野战排》,该片是奥利弗·斯通“越战三部曲”系列的第一部,获得第5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剧本奖,奥利弗·斯通凭借该片获得第5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同年,执导由詹姆斯·伍兹、詹姆斯·贝鲁什合作主演的战争片《萨尔瓦多》,获得第5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剧本奖提名。
1987年,执导由迈克尔·道格拉斯、查理·辛、马丁·辛联袂主演的犯罪片《华尔街》,该片讲述了贪婪成性的股市大亨戈登不择手段在幕后操纵股票行情最后被绳之于法的故事,获得第12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外语片奖提名。
1988年,执导剧情片《死亡热线》,该片获得第3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熊奖提名。1989年,奥利弗·斯通执导根据退伍老兵朗·柯维克同名自传小说改编的战争片《生于七月四日》,这是奥利弗·斯通“越战三部曲”系列的第二部,他在片中客串出演了采访军事长官的记者一角,该片获得第6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奖、第4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他则凭借此片获得第6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第47届美国金球奖最佳导演。
1991年,自编自导由美国历史上肯尼迪遇刺案改编而成的悬疑片《刺杀肯尼迪》,该片由凯文·科斯特纳、茜茜·斯派塞克联合主演,获得第6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奖提名,奥利弗·斯通凭借该片获得第6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提名。同年,执导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音乐传记片《大门》,在片中客串出演了莫里森就读UCLA电影学院时的教授。
1993年,执导由汤米·李·琼斯、姚志丽合作主演的动作片《天与地》,该片是奥利弗·斯通“越战三部曲”的最后一部,讲述了一个越南少女在越南战争中充满坎坷的命运以及她后来跟随丈夫到美国之后奋斗的故事,获得第17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外语片提名。
1994年,奥利弗·斯通执导由伍迪·哈里森、朱丽叶·刘易斯合作主演的动作惊悚片《天生杀人狂》,他则凭借该片获得第51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大奖、第52届美国全球奖最佳导演提名。
1995年,奥利弗·斯通将目光重新投向了政治人物,自导自演传记片《尼克松》,获得第6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剧本奖。
1997年,执导由西恩·潘、詹妮弗·洛佩兹合作主演的恐怖片《U形转弯》,该片灵感来自于一个他在80年代初看到的一个流浪汉身上发生的故事,获得金酸梅奖最差导演提名。1999年,自导自演运动片《挑战星期天》,该片由阿尔·帕西诺、卡梅隆·迪亚茨、丹尼斯·奎德联合主演。
2004年,执导由安吉丽娜·朱莉、科林·法瑞尔合作主演的传记片《亚历山大大帝》,该片主要讲述了亚历山大大帝传奇的一生,获得第25届金酸莓奖最差影片提名。
2006年,执导由尼古拉斯·凯奇、迈克尔·佩纳合作主演的剧情片《世贸中心》,该片改编自“9·11事件”真实故事,讲述了两位警官在废墟之下的求生故事,他则凭借该片获得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自由表现奖。
2008年,执导由乔什·布洛林主演的传记片《小布什传》,该片主要聚焦了美国前总统小布什的政治生涯和多变的人生经历。2009年,拍摄纪录片《国境之南》,该片由乌戈·查韦斯、塔里克·阿里、劳尔·卡斯特罗联袂主演,入围第66届威尼斯电影节非竞赛单元。
2010年,执导由迈克尔·道格拉斯、希亚·拉博夫、凯瑞·穆里根联袂主演的犯罪片《华尔街:金钱永不眠》 。2011年,拍摄由泰勒·克奇、亚伦·约翰逊联合主演的动作犯罪片《野蛮人》,这是奥利弗·斯通自从1995年的《尼克松传》以来,第一部用潘那维申变形镜头拍摄的电影。
2012年,奥利弗·斯通在第60届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上获得终生成就奖。2013年,在第1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获得终身成就奖。
2015年,拍摄由约瑟夫·高登-莱维特、谢琳·伍德蕾联合主演的传记片《斯诺登》,该片改编自《卫报》记者卢克·哈丁的《斯诺登档案》,讲述了斯诺登是如何从一个电脑工作者变成泄密者的故事。
2021年3月9日,多位国际知名记者、电影制作人和艺术家在《晨星报》和“拒绝新冷战”机构官方网站联合发表署名公开信,反对英国通讯管理局对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的禁令。参与此次联名的包括澳大利亚著名战地记者、电影导演约翰·皮尔格(John Pilger),三次获得奥斯卡奖的导演、制片人、编剧奥利佛·斯通(Oliver Stone)以及英国电影学院奖终身成就奖得主肯·洛奇等多位知名人士。07月06日,主演的电影《音魂掠影》在意大利上映。7月,奥利弗·斯通拍摄的关于哈萨克斯坦前总统纳扎尔巴耶夫的纪录片《卡扎克,金人的历史》近日在哈萨克斯坦首都努尔苏丹举行首映礼,当天也是纳扎尔巴耶夫81岁的生日。
导演作品
时间 | 名称 | 类型 |
1981年 | 《惊魂手》 | 惊悚片 |
1986年 | 《萨尔瓦多》 | 战争片 |
1986年 | 《野战排》 | 战争片 |
1987年 | 《华尔街》 | 犯罪片 |
1988年 | 《死亡热线》 | 剧情片 |
1989年 | 《生于7月4日》 | 战争片 |
1991年 | 《刺杀肯尼迪》 | 悬疑片 |
1991年 | 《大门》 | 传记片 |
1993年 | 《天与地》 | 动作片 |
1994年 | 《天生杀人狂》 | 恐怖片 |
1995年 | 《尼克松》 | 传记片 |
1997年 | 《U形转弯》 | 恐怖片 |
1999年 | 《挑战星期天》 | 运动片 |
2004年 | 《亚历山大大帝》 | 传记片 |
2006年 | 《世贸中心》 | 剧情片 |
2008年 | 《小布什传》 | 传记片 |
2009年 | 《国境之南》 | 纪录片 |
2010年 | 《华尔街:金钱永不眠》 | 犯罪片 |
2012年 | 《野蛮人》 | 犯罪片 |
2016年 | 《斯诺登》 | 传记片 |
编剧作品
时间 | 名称 | 类型 |
1971年 | 《越南记忆》 | 电影 |
1974年 | 《噩梦缠身》 | 电影 |
1978年 | 《午夜快车》 | 电影 |
1981年 | 《惊魂手》 | 电影 |
1982年 | 《野蛮人柯南》 | 电影 |
1983年 | 《疤面煞星》 | 电影 |
1985年 | 《龙年》 | 电影 |
1986年 | 《野战排》 | 电影 |
1986年 | 《萨尔瓦多》 | 电影 |
1986年 | 《英雄胆》 | 电影 |
1987年 | 《华尔街》 | 电影 |
1988年 | 《死亡热线》 | 电影 |
1989年 | 《生于7月4日》 | 电影 |
1991年 | 《刺杀肯尼迪》 | 电影 |
1991年 | 《大门》 | 电影 |
1993年 | 《天与地》 | 电影 |
1994年 | 《天生杀人狂》 | 电影 |
1995年 | 《尼克松》 | 电影 |
1996年 | 《贝隆夫人》 | 电影 |
1999年 | 《挑战星期天》 | 电影 |
2004年 | 《亚历山大大帝》 | 电影 |
2010年 | 《华尔街:金钱永不眠》 | 电影 |
2012年 | 《野蛮人》 | 电影 |
监制作品
时间 | 名称 | 类型 |
2015年 | 《成吉思汗宝藏》 | 电影 |
2010年 | 《华尔街:金钱永不眠》 | 电影 |
2009年 | 《一代毒枭艾斯科巴》 | 电影 |
2009年 | 《国境之南》 | 电影 |
2004年 | 《亚历山大大帝》 | 电影 |
1999年 | 《挑战星期天》 | 电影 |
1999年 | 《再战边缘》 | 电影 |
1998年 | 《拯救者》 | 电影 |
1997年 | 《冷血狂花》 | 电影 |
1996年 | 《极速惊魂》 | 电影 |
1996年 | 《杀手日记》 | 电影 |
1995年 | 《《尼克松传》 | 电影 |
1995年 | 《麦克马丁审判案》 | 电影 |
1994年 | 《新时代》 | 电影 |
1993年 | 《喜福会》 | 电影 |
1993年 | 《天与地》 | 电影 |
1992年 | 《斑马头》 | 电影 |
1991年 | 《刺杀肯尼迪》 | 电影 |
1991年 | 《铁城奇案》 | 电影 |
摄影作品
时间 | 名称 | 类型 |
1971年 | 《越南记忆》 | 电影 |
1970年 | 《街头事件》 | 电影 |
剪辑作品
时间 | 名称 | 类型 |
1974年 | 《噩梦缠身》 | 电影 |
1971年 | 《越南记忆》 | 电影 |
奥斯卡金像奖 |
▪ 1996 第68届 最佳原创剧本奖 尼克松传(提名) ▪ 1992 第64届 最佳导演奖 刺杀肯尼迪(提名) ▪ 1992 第64届 最佳改编剧本奖 刺杀肯尼迪(提名) ▪ 1992 第64届 最佳影片奖 刺杀肯尼迪(提名) ▪ 1990 第62届 最佳改编剧本奖 生于七月四日(提名) ▪ 1990 第62届 最佳影片奖 生于七月四日(提名) ▪ 1990 第62届 最佳导演奖 生于七月四日(获奖) ▪ 1987 第59届 最佳导演奖 野战排(获奖) ▪ 1987 第59届 最佳原创剧本奖 野战排(提名) ▪ 1987 第59届 最佳原创剧本奖 萨尔瓦多(提名) ▪ 1979 第51届 最佳改编剧本奖 午夜快车(获奖) |
上海国际电影节 |
▪ 2013 第16届 终身成就奖(获奖) |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
▪ 1994 第51届 评审团特别大奖 天生杀人狂(获奖) ▪ 1994 第51届 主竞赛单元-金狮奖 天生杀人狂(提名) |
柏林国际电影节 |
▪ 2000 第50届 主竞赛单元-金熊奖 挑战星期天(提名) ▪ 1990 第40届 终身成就金熊奖(获奖) ▪ 1990 第40届 主竞赛单元-金熊奖 生于七月四日(提名) ▪ 1989 第39届 主竞赛单元-金熊奖 死亡热线(提名) ▪ 1987 第37届 最佳导演银熊奖 野战排(获奖) ▪ 1987 第37届 主竞赛单元-金熊奖 野战排(提名) |
艾美奖 |
▪ 1995 第47届 迷你剧/电视电影类-最佳电视电影奖 麦克马丁审判案(获奖) |
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 |
▪ 1995 第52届 电影类-最佳导演奖 天生杀人狂(提名) ▪ 1992 第49届 电影类-最佳导演奖 刺杀肯尼迪(获奖) ▪ 1992 第49届 电影类-最佳编剧奖 刺杀肯尼迪(提名) ▪ 1990 第47届 电影类-最佳导演奖 生于七月四日(获奖) ▪ 1990 第47届 电影类-最佳编剧奖 生于七月四日(获奖) ▪ 1987 第44届 电影类-最佳导演奖 野战排(获奖) ▪ 1987 第44届 电影类-最佳编剧奖 野战排(提名) ▪ 1979 第36届 电影类-最佳编剧奖 午夜快车(获奖) |
英国电影学院奖 |
▪ 1997 第50届 电影奖-最佳改编剧本奖 贝隆夫人(提名) ▪ 1993 第46届 电影奖-最佳改编剧本奖 刺杀肯尼迪(提名) ▪ 1991 第44届 电影奖-最佳改编剧本奖 生于七月四日(提名) ▪ 1988 第41届 电影奖-最佳导演奖 野战排(获奖) |
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 |
▪ 2012 第60届 终生成就奖(获奖) |
日本电影学院奖 |
▪ 1994 第17届 最佳外语片奖 天与地(提名) ▪ 1993 第16届 最佳外语片奖 刺杀肯尼迪(获奖) ▪ 1989 第12届 最佳外语片奖 华尔街(提名) ▪ 1988 第11届 最佳外语片奖 野战排(获奖) |
意大利大卫奖 |
▪ 1990 第34届 最佳外国导演奖 生于七月四日(提名) ▪ 1987 第31届 最佳外国剧本奖 野战排(提名) |
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 |
▪ 2006 自由表现奖 世贸中心(获奖) |
萨拉热窝电影节 |
▪ 2017 第23届萨拉热窝电影节萨拉热窝之心荣誉奖(获奖) |
奥利弗·斯通依靠越战题材影片成名,是一个不断革新的导演,在他的“越战三部曲”《野战排》、《生于七月四日》和《天与地》中大量使用暴力元素,成为他的个人风格。善于直观表现暴力的他对自己也有制约,那就是道义的责任(凤凰网评)。
奥利弗·斯通引人注目的是他在导演方面展露出的独特才华。从1986年被誉为“越战三部曲”之一的《野战排》开始,到1995年的影片《尼克松》为止,他拍摄了多部反映政治题材的作品,使得人们将目光更多地投向了他在处理战争、混乱与阴谋的特殊技巧上;但奥利弗·斯通本人却并不完全赞同这一点(搜狐娱乐评)。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比利·怀尔德 下一篇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