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星医药

复星医药
复星医药注重创新研发,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并在上海、重庆、美国建立了高效的国际化研发团队。公司研发专注于新陈代谢及消化道、心血管、抗肿瘤及免疫调节、神经系统、抗感染等治疗领域,且主要产品均在各自细分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在中国,复星医药已取得肝病、糖尿病、结核病、临床诊断产品等细分市场的竞争优势;在全球市场,复星医药也已成为抗疟药物的领先者。
复星医药在聚焦发展核心制药业务的同时,积极发展医疗服务领域,并进一步巩固在医学诊断、医疗器械等领域的竞争优势。目前,复星医药已在国内高端和专科医疗服务领域建立坚实基础。复星医药亦是中国最大药品分销企业国药控股的第二大股东,并拥有复美大药房、金象大药房等区域领先零售连锁品牌,形成以上海、北京为中心,面向全国发展的医药零售格局。
复星医药奉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将履行社会责任纳入到企业发展的长期战略。在企业的经营发展过程中,复星医药始终怀着感恩的心态,努力做一个让社会、政府、员工和股东满意的企业。
持续创新,共享健康。面向未来,复星医药将继续以促进人类健康为使命,采取“内生式增长、外延式扩张和整合式发展”的战略发展手段,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服务能力、整合能力以及国际化能力,高效运营、管理和投资行业优秀企业,已成为提供健康产品和服务的领导性公司。
复星医药业务领域策略性布局医药健康业链,直接运营的业务包括制药、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医疗服务,并通过参股国药控股涵盖到医药商业领域。
2020年,复星医药实现营收303.07亿元,同比增长6.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36.63亿元,同比增长10.2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为27.18亿元,同比增长21.65%。
制药
复星医药在代谢及消化系统、抗肿瘤、抗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领域拥有多个优势产品。汉利康(利妥昔单抗注射液)新增生产规模(2,000L)获批,2020年全年收入7.5亿元;2020年8月开始销售的新产品苏可欣(马来酸阿伐曲泊帕片)、汉曲优(注射用曲妥珠单抗)上市后加速市场准入,积极推动纳入国家、各省市医保目录,实现收入均为约1.4亿元。
2020年,复星医药核心板块制药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18.8亿元。制药板块研发投入36.70亿元,同比增长17.21%;制药业务研发投入占制药业务收入的16.77%;其中,研发费用为24.68亿元,同比增加7.27亿元,同比增长41.76%,占制药业务收入的11.28%。
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
复星医药医疗器械业务专业覆盖面广,通过业务整合与协同提升,已初步构建形成医疗美容、呼吸健康、专业医疗为核心的三大业务分支。
医学诊断业务布局广、产品线丰富,且具有完善的研发、生产制造、市场营销、BD及投资的一体化能力。产品涉及临床化学、临床免疫、分子诊断、微生物、POCT等检验医学领域,围绕肿瘤、消化代谢、心脑血管、大生殖、中枢神经、感染等六大疾病领域构建大型全自动流水线和小型POCT产品群。
2020年,复星医药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2.17亿元,同比增长39.64%;实现分部业绩10.53亿元,同比增长83.45%;分部利润9.07亿元,同比增长83.23%。
医疗服务
复星医疗是以综合、专科医疗为支撑的健康服务产业平台,自2010年以来,以珠三角大湾区、长三角、淮海经济区、成渝经济区为发展重点,形成专科和综合医院相结合的医疗服务战略布局。复星医疗秉承“关爱生命、护佑健康”的理念,始终坚持患者利益至上,通过为客户提供国际一流品质的专业技术、创新服务和健康管理,致力于让医疗事业倍受尊重,让每个家庭健康无忧,努力成为服务全球家庭健康的行业引领者。截止2020年底,复星医药集团控股的10余家医疗服务机构核定床位共计4610张。
医药商业
复星医药通过参股国药控股涵盖到医药商业领域。2003年,复星医药与国药集团共同建立国药控股。国药控股是中国药品、医疗保健产品分销商及领先供应链服务提供商。2020年,国药控股实现营业收入4,564.15亿元、净利润120.97亿元、归属净利润71.87亿元,零售门店总数达8,977家。
核心产品

阿拓莫兰
国家医保乙类产品
生产企业: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本品适用于慢性乙肝的保肝治疗

万苏林
国家基药和国家医保甲类产品
生产企业:江苏万邦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一般中、轻度糖尿病患者,重症须与胰岛素合用

万苏平
国家医保乙类产品
生产企业:江苏万邦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节食,体育锻炼及减肥均不能满意控制血糖的2型糖尿病。

摩罗丹
国家医保乙类、“双跨”产品、国家保密配方产品
生产企业:邯郸摩罗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适应症:六重防护、解除胃负担。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疼,胀满,痞闷,纳呆,嗳气,烧心等症。适用于胃炎、浅表性胃炎
新药研发
2020年6月24日,复星医药发布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复星医药产业新药RT002临床试验申请获受理,用于中重度眉间纹治疗。截至今年5月,复星医药在该药上已累计投入研发费用超过2.11亿元。
2020年8月14日,复星医药控股子公司复宏汉霖宣布,其自主开发和生产的曲妥珠单抗汉曲优(HLX02,欧盟商品名:Zercepac)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
2020年11月13日,复星医药发布公告,控股子公司复星医药产业提交的mRNA新冠疫苗BNT162b2临床试验申请获批,复星医药产业拟于条件具备后于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下同)开展该疫苗的II期临床试验。
2021年3月24日,针对有新闻称复星与BioNTech合作的mRNA新冠疫苗出现问题暂停接种一事,复星医药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复星实业(香港)有限公司向中国香港及澳门供应的mRNA新冠疫苗BNT162b2共有“210102”、“210104”两个批次。24日早上香港特区政府通告:因封盖包装有瑕疵,暂停接种复必泰疫苗,直至有关调查结束。
2021年6月,公司投资的复星凯特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药品注册证书》,其CD19靶点自体CAR-T细胞治疗产品阿基仑赛注射液的上市注册申请获国家药监局批准。
2021年7月9日,上海复星医药分别与台积电、鸿海及永龄基金会“正式签订BNT疫苗销售协议”,并将依照“正常商业规则和程序”,推进疫苗供应给台湾地区。
2021年8月3日,复星医药供应至台湾地区的mRNA新冠疫苗BNT162b2获台湾地区卫生主管部门批准紧急使用授权。
2021年9月1日,上海复星医药集团供应台湾地区的第一批93.2万剂BNT新冠疫苗在卢森堡机场启运。9月2日,疫苗从欧洲运抵台湾桃园机场。
2021年10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同意复星医药控股子公司复创医药研制的FCN-338片用于复发或难治性B细胞淋巴瘤开展临床试验。
2022年1月4日,复星医药公告,重组人源抗EGFR和抗4-1BB双特异性抗体注射液获药品临床试验批准,用于晚期恶性实体瘤治疗。
创新研发
复星医药以制药业务为核心,坚持创新研发,通过自主研发、合作开发、许可引进、深度孵化的方式,围绕肿瘤及免疫调节、四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症)及并发症、中枢神经系统等重点疾病领域搭建和形成小分子创新药、抗体药物、细胞治疗技术平台,并积极探索靶向蛋白降解、RNA、溶瘤病毒、基因治疗等前沿技术领域,提升创新能力。
2020年研发投入共计40.03亿元,同比增长15.59%;其中,研发费用为27.95亿元,同比增长36.94%。截至2020年末,复星医药集团研发人员已近2300人(其中约1200人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约占在职员工总数的7%。在研创新药、仿制药、生物类似药及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等项目247项,其中创新药56项。
自主研发
复星医药于2009年起设立了复创医药、复宏汉霖等中美两地国际化研发平台,并持续强化自主研发体系,实现24小时全球研发。近几年设立CMO办公室,管理全球临床注册,并于2020年初升级设立全球研发中心,统筹立项和内外部资源,优先推进战略产品,加强全球临床和注册能力,提升研发效率。
合作开发
2021年6月,复星凯特CAR-T细胞治疗产品奕凯达®(阿基仑赛注射液)获批上市,该药品为中国首个获批准上市的细胞治疗类产品,用于治疗既往接受二线或以上系统性治疗后复发或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r/rLBCL)成人患者。
许可引进及对外许可
2020年3月,复星医药与BioNTech签订协议,获授权在中国大陆及港澳台独家开发、商业化基于其专有的mRNA技术平台研发的、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mRNA新冠疫苗。2021年1月,mRNA新冠疫苗BNT162B2已于中国香港获认可作紧急使用,并已于2021年3月分别被使用于中国香港政府、中国澳门政府的新冠疫苗接种计划,在中国内地的II期临床试验也在有序推进中。
复星医药控股子公司复创医药授予礼来制药在全球除中国大陆、香港特别行政区及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外所有区域,就复创医药研发的BCL-2选择性小分子抑制剂FCN-338开展独家研发和商业化等许可权利。此外,HLX02(注射用曲妥珠单抗)也已通过与Accord的战略合作,实现在英国、德国、葡萄牙的上市销售。
深度孵化
复星领智是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生物医药科技创新孵化平台,复星领智将聚焦全球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前沿交叉领域,围绕基因细胞治疗、肿瘤精准医学、肿瘤免疫学、微生物菌群、POCT、人工智能等细分领域,致力于以临床未满足需求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复融(复星医药美国创新中心)位于美国,拥有有资深研发经验的团队,致力于发掘、评估和战略投资早期创新科技和有重磅产品潜力的项目。
合作历程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2020年1月,德国BioNTech启动mRNA新冠疫苗全球研发“光速项目”。
2020年3月16日,复星医药和BioNTech共同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复星医药获BioNTech授权,在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独家开发、商业化基于其专有的 mRNA 技术平台研发的、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产品。
2020年04月,复星医药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动研所启动了小鼠攻毒试验,并及时与合作方分享了试验结果。
2020年07月,复星医药启动BNT162b1中国I期临床试验。
2020年09月,复星医药与国药控股签署关于基于BioNTech专有的mRNA技术平台的mRNA新冠疫苗的物流战略合作协议。
2020年11月,复星医药获批在中国境内开展BNT162b2的II期临床试验。
2020年11月,复星医药/BioNTech在中国江苏泰州中国医药城疫苗工程中心启动BNT162b2的II期临床试验,该试验计划招募960名受试者,年龄段18至85岁,以评估该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用于支持未来在中国上市申请。
2020年12月,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宣布,将会向复星采购最多750万剂量mRNA新冠疫苗。
2020年12月,复星医药和BioNTech宣布,双方就mRNA新冠疫苗于中国大陆的供应和生产事项达成协议,在获中国境内上市批准等约定条件满足的情况下,将于2021年向中国大陆供应至少1亿剂mRNA新冠疫苗。
2021年1月25日,復必泰(BNT162b2)于中国香港获紧急使用认可。
2021年2月25日,復必泰疫苗在中国澳门获特别许可进口批准。
2021年2月27日,首批復必泰疫苗抵达中国香港和澳门。
2021年3月,復必泰疫苗分别被使用于中国香港政府、中国澳门政府的新冠疫苗接种计划。
2021年7月,复星医药宣布将向台湾地区供应1000万剂mRNA新冠疫苗。
2021年8月23日,复星医药的全球研发合作伙伴BioNTech SE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了COMIRNATY(mRNA新冠疫苗)的生物制品许可证申请(BLA),用于在16岁及以上的人群中使用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这是首款获得FDA正式批准的新冠疫苗,也是全球首个正式获批的拥有完整三期数据的新冠疫苗。
2022年1月,药品专利池组织宣布,与27家仿制药制造公司企业签订协议,将为全球105个中低收入国家或地区生产及供应高质量、可负担的默沙东口服抗新冠病毒药物Molnupiravir仿制药,以促进口服抗新冠病毒药物在中低收入国家的可负担性和可及性,助力当地疫情防控,复星医药入围协议名单。
2022年7月27日,国药控股与复星医药签署战略协议。
mRNA疫苗及mRNA疫苗的优势
mRNA是一种天然存在的分子,带有人类细胞的“蓝图”,可以产生靶标蛋白或免疫原,激活体内免疫反应,以对抗各种病原体。mRNA疫苗利用的是病毒的基因序列而不是病毒本身,因此,mRNA疫苗具有不带有病毒成分,没有感染风险。同时,mRNA疫苗还具有研发周期短,能够快速开发新型候选疫苗应对病毒变异;体液免疫及T细胞免疫双重机制,免疫原性强,不需要佐剂以及易于批量生产,支持全球供应的关键优势。
公司董事会
吴以芳,执行董事、董事长、首席执行官
陈启宇,非执行董事
姚方,非执行董事
徐晓亮,非执行董事
龚平,非执行董事
潘东辉,非执行董事
张厚林,非执行董事
李玲,独立非执行董事
汤谷良,独立非执行董事
王全弟,独立非执行董事
余梓山,独立非执行董事
十大股东
股东名次 | 股东名称 | 持有数量(股) | 持有比例(%) | 冻结数量 | 质押数量 |
1 | 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916473036 | 48.1200 | 0 | 0 |
2 |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红-个人分红-005L-FH002沪 | 52001389 | 2.7300 | 0 | 0 |
3 | 中国建设银行-华安宏利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 | 31999919 | 1.6800 | 0 | 0 |
4 | 交通银行-华安策略优选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 | 18697799 | 0.9800 | 0 | 0 |
5 | 全国社保基金一一零组合 | 13189126 | 0.6900 | 0 | 0 |
6 | 交通银行-安顺证券投资基金 | 10399900 | 0.5500 | 0 | 0 |
7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富国沪深300增强证券投资基金 | 9355979 | 0.4900 | 0 | 0 |
8 | 中国银行-招商先锋证券投资基金 | 8998966 | 0.4700 | 0 | 0 |
9 | 上海申新(集团)有限公司 | 8638672 | 0.4500 | 0 | 0 |
10 |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传统-普通保险产品 | 8568240 | 0.4500 | 0 | 0 |

复星医药
"2010年复星医药与美中互利在香港共同成立合资公司美中互利医疗有限公司。
2012年9月,收购钟吾医院。
2021年3月29日,复星医药公布2020年度全年(“报告期”)经营业绩,报告期内,复星医药业绩实现稳健增长。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303.07亿元,同比增长6.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人民币36.63亿元,同比增长10.2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人民币27.18亿元,同比增长21.65%。其中,报告期内,核心板块制药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18.80亿元;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2.17亿元;医疗服务业务实现营收31.72亿元。
2021年4月6日,复星医药参股成立创业投资合伙企业。
2021年5月9日晚,复星医药发布公告称,与BioNTech双方计划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将本地化生产mRNA疫苗,预计产能可达10亿剂。
2021年7月11日,复星医药宣布,复星医药控股子公司复星实业(香港)有限公司分别与台积电(买方一)、鸿海和永龄基金会(买方二)以及裕利医药(有进口疫苗资质的医药公司)正式签订《销售协议》,复星实业将向台积电、鸿海、永龄基金会委托的裕利医药销售共计1,000万剂mRNA新冠疫苗,该等疫苗将被买方捐赠予台湾地区疾病管制机构用于当地接种。
2021年8月17日,公司投资的复星凯特的阿基仑赛注射液(商品名:奕凯达®)用于治疗接受过二线或以上系统治疗后复发或难治性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r/riNHL)已被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程序。
2021年8月23日,复星医药(68.99+0.79%,诊股)的全球研发合作伙伴BioNTechSE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了COMIRNATY®(mRNA新冠疫苗)的生物制品许可证申请(BLA),用于在16岁及以上的人群中使用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该款疫苗在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权益为复星医药独家所有。
2021年9月23日,复星医药集团与安徽医科大学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安徽医科大学校本部隆重举行。
2021年10月22日,复星医药(600196)与泛生子(NASDAQ:GTH)就泛生子Seq-MRD®(血液肿瘤微小残留病)检测服务签订独家商业化合作协议。泛生子与复星医药子公司江苏复星将在国内指定地区的血液病重点医院和诊所共同销售和联合推广Seq-MRD®检测服务,服务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淋系血液肿瘤患者。
2022年1月11日,复星医药与英矽智能共同宣布达成合作协议,在全球范围内共同推进多个靶点的AI药物研发。
2022年3月22日晚间,复星医药公布2021年年度报告。年报显示,2021年复星医药实现营业收入390.05亿元,同比增长28.7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7.35亿元,同比增长29.28%。复星医药直接运营的业务包括制药、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医疗健康服务,并通过参股国药控股覆盖到医药商业领域。
2022年4月13日晚间,复星医药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复星诊断自主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于4月13日获得国家药监局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注册证(体外诊断试剂)》。
2022年10月10日,华润医药控股有限公司与复星医药达成战略合作。
当地时间2022年11月10日,复星医药科特迪瓦园区项目启动仪式于西非国家科特迪瓦首都阿比让举行。
2022年11月26日,复星医药宣布,首批约七十七万剂复必泰原始株/Omicron变异株BA.4-5二价疫苗(每剂30微克)(“复必泰二价疫苗”)已于11月25日运送抵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使命:让每个家庭乐享健康
愿景:致力于成为全球主流医疗健康市场的一流企业
价值观:关爱生命、不断创新、精益求精、合作共赢
企业文化

复星医药
复星医药重视多元文化的融合,重视团队的整体成就,尊重各个企业多元化的背景,强调通过内部坦诚相见,以开放的方式,建立彼此信任和相互支持,团结协作,发挥团队的组合作用。
复星医药集团成立企业文化工作委员会。作为指导和帮助复星医药集团成员企业建设核心价值观一致的企业文化的跨部门协调机构,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员工活动、推进环保、质量等管理月活动,建立企业文化宣讲队伍,深入协助内部沟通。实现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和融合,是企业和谐发展,增强企业竞争力。
公司战略
面向未来,复星医药将在“4IN”(创新Innovation、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整合Integration、智能化 Intelligentization)战略的指导下,秉承“创新转型、整合运营、稳健增长”的发展模式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致力于成为全球主流医疗健康市场的一流企业。
IN战略
创新Innovation、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整合Integration、智能化Intelligentization。
发展模式
创新转型、整合运营、稳健增长
2016年6月9日 | 截至5月27日,90家药企均公布2016年度第一季度报告。2016年第一季度90家上亿药企净利润增速排行榜出炉,复星医药排名第22名 |
2016年7月24日 | 在重庆举办的2016第33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迎来“重头戏”——“2015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单”正式揭晓,复星医药排名第14 |
2017年1月3日 | 2016中国上市企业市值500强榜单出炉,复星医药排名第157 |
2017年9月9日 | 2017亚洲品牌500强排行榜单出炉,复星医药排名第193 |
2018年5月 | 2018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社会责任30强发布,复星医药入选 |
2018年5月 | 被列入2018中国民营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30强 |
2018年9月 | 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入选福布斯发布的2018年度亚洲最佳上市公司50强榜单 |
2018年10月11日 | 福布斯发布2018年全球最佳雇主榜单,复星医药排名第180位 |
2020年 | 上榜2020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榜,排名第1840位 |
2020年3月18日 | 以650亿元人民币市值位列《2020胡润中国百强大健康民营企业》第15位 |
2020年8月 | 2019年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发布,复星医药排名第7 |
2020年11月28日 | 2020中国新经济企业500强榜单发布,排名第83位 |
2020年12月 | 2020中国医药工业100强发布,复星医药排名第5位 |
2021年 | 2021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榜发布,复星医药排名第1876位 |
2021年1月2日 | 位居2020中国上市公司500强榜单第135位 |
2021年1月 | 位列2020中国制造业企业信用100强第36位 |
2021年01月16日 | 2020中国企业信用500强第73位 |
2021年1月30日 | 位居“2020中国上市公司品牌500强”第163名 |
2021年5月 | 复星医药荣获“粤港澳大湾区百强企业传承大奖”。 |
2021年5月 | 复星医药获评医药行业“十三五”企业管理奖-创新发展杰出企业。 |
2021年8月 | 2020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单发布,复星医药位列第7名。 |
2018年8月24日,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公开信箱公布了一条医药研究公司内部员工举报公司造假的信息。该举报人声称,其本人为重庆医药工业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的员工,最近从电视上看到关于长春长生生物公司严重违反国家药品生产管理法规的系列报道,举报人认为,“其所在公司在违反国家药品生产管理法规方面比长春长生生物有过之无不及。”31日复星医药发布公告称,已对重庆医工院时任主要领导及相关责任人员进行了严肃处理调整,并在积极推进相关整改工作,力争尽快通过FDA现场检查。
药品评价
2020年8月16日,复星医药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洞庭药业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关于盐酸阿米替林片的《药品补充申请批准通知书》,该药品通过仿制药质量与疗效一致性评价。
一直以来,复星医药都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企业运营的重要指标,秉持“追求人才和产品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理念,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
复星医药持续在健康扶贫、支持教育、科研创新、关爱儿童等方面开展各类公益活动,回馈社会。2020年度,复星医药向社会捐赠4038万元。
疫情期间,复星医药紧急调配,加班加点保障重要医疗物资的一线供应。先后向湖北武汉、黄冈等疫区一线捐助多批防护服、口罩等医疗物资,支援国家医疗队、武汉协和医院、雷神山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截至2020年底,复星医药向疫区捐赠的现金及医用口罩、防护服、医用无创呼吸机、负压救护车等医疗设备和生活物资累计价值超过3000万元。
2021年3月29日,复星医药发布了《2020年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这是复星医药自2009年开始连续第十三年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报告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评级专家委员会评选为五星级报告(卓越)。
为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2020年,复星医药设立董事会ESG委员会及下属ESG工作小组,持续推进ESG管理。同时,复星医药MSCI ESG评级由“BB”提升至“BBB”。
凭借在社会责任领域的优秀实践和成果,复星医药先后荣获MSCI ESG评级BBB级、中证成分股ESG评级BBB级(润灵评级)、2020中国企业ESG“金责奖”年度可持续发展奖(新浪财经)、Recognition on ESG Disclosure(香港本识顾问)、中国上市公司环境责任信息披露先锋企业、抗击疫情创新实践杰出企业(腾讯)、2020履行社会责任优秀成果“海外拓展奖”(上海市经济团体联合会)等荣誉。
享誉非洲的复星医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注射用青蒿琥酯被WHO推荐,已成为治疗重症疟疾的金标准药物,截至2020年底,挽救了全球3000多万名重症疟疾患者的生命。
2021年7月21日,上海复星公益基金会宣布捐赠5000万元人民币资金和物资,紧急驰援河南尤其是郑州等受洪灾影响严重地区。
2022年2月19日,上海复星公益基金会宣布向香港捐赠价值1000万港币的抗疫物资,包括抗原自检试剂、医用口罩等。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红星美凯龙官网 下一篇 中远海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