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志行
早年经历
1948年出生在一艘中国开往印度的外轮上。和父母在印度生活5年半后回国,定居广州。
8岁进广州海珠区宝岗体育场业余体校足球班。1961年,转到位于二沙头训练基地的广州第三业余体校训练。1964年,15岁半的他被选入广州工人足球队。
职业生涯
8岁进广州海珠区宝岗体育场业余体校足球班,16岁被选入广州工人足球队,1966年入广州市队,1969年进广东队进行专业足球训练。
1972年被选入国家队。在国家队先后担任边锋、前卫、中锋等位置。他在比赛中头脑冷静、情绪稳定、自控力强,传球和过人突破都很出色,前后参加了第7、8届亚运会和第6届亚洲杯比赛。
1977年9月20日在上海江湾体育场,中国队与贝利、贝肯鲍尔领衔的美国宇宙队进行一场友谊赛,当时中国队1比2小负美国队。容志行在这场比赛中的个人表现获得了贝利的“点赞”。
1978年2月初中国队在香港参加贺岁杯,其中以4比1击败香港队一战中,容志行打进了精彩一球。

1977年贝利(左)与容志行(右)
1978年12月容志行、迟尚斌等人在年维泗的带领下征战曼谷亚运会。中国队一路过关斩将,在季军争夺战中再度与伊拉克队相遇,中国队依靠李福宝的进球1∶0胜出,容志行因此获得了一枚亚运会铜牌。
1980年初苏永舜时代国家队的中场绝对核心,球队队长。
1982年在新加坡举行的世界杯附加赛上,国家队队长容志行的精彩表现:4∶2击败朝鲜。
2009年10月16日,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即将开幕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同志在济南接见了新中国体育发展60年来涌现出的优秀运动员和教练员代表、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代表、全国体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代表,原中国足球队中场核心容志行也在其中;胡总书记接见容志行时握着他的手说:“中国足球还要继续发扬‘志行风格’。
1991年任深圳市体委主任。
2013年广东省民间足球促进会(简称民促会)成立,容志行担任会长。
2014年1月21日当选第十届中国足球协会副主席。
2021年4月15日,担任中国足协技术委员会顾问。
技术特点
头脑清楚,反应迅速,足球意识好,技术全面、娴熟,脚法精良,控球能力强,传球及时准确,射门有力,善于带球过人,既能个人突破、又能带动全队整体攻防,主要踢前卫、中锋和左边锋位置,是广东队和国家队的核心队员。
性格特点
在足球的王国里,容志行挥洒自如,尽情展示这项运动的美妙和动人心魄的生命力,只有在绿荫场上,他才觉得奔跑是自由、快乐的,他年轻的生命充满着向上的梦想。
容志行为人诚恳、谦让有余,他从未故意伤害过对手,也未同任何人发生无谓的争执。他对挨踢受伤早习以为常,从不介怀。比赛之后常出现这样的情形:有人上门道歉来了,容志行先是一怔,接着,他会腼腆地耸耸肩,表示他并未注意到有谁故意踢过他,或者说:“事情过后就完了,没有必要那么认真。”对方的态度越诚恳,容志行的样子就越尴尬。
对于裁判员的错判、漏判,容志行历来都宽宏大量,即使面对有意的“偏哨”,容志行也主张采取正确的途径去解决,而不主张和裁判斗气,打意气波。
人物故事
出生在轮船上
1948年秋,一艘中国开往印度的外轮行使在印度洋上,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大海上的海船好比一个摇篮。一个稚嫩的小生命“呱呱”降生在船上的统舱里。容宝琛抱着刚出生的儿子,对妻子说。“他就叫海生吧。”“就象那些海鸥一样。”凝视着儿子的小脸蛋,重复着对小生命的祝愿,夫妇二人会心地笑了。
小海生牙牙学语一天天长大,母亲有时会对他讲起海鸥的故事。当海生准备入小学念书前,母亲又给他起了一个学名——容志行。“做人要志在必行啊!”母亲的叮嘱,让少年容志行一生铭记在心。
球技吸引了教练的注意
1958年仲夏的一天傍晚,广州宝岗球场附近一条名为“牛奶厂街”的尽头,一场街头足球赛激战正酣,其中一个黑瘦的男孩吸引了一群观战者的目光:他的盘球、过人动作连贯,表现抢眼,球一到他脚下,对方三、四个人来抢就是抢不走。他的速度不是很快,却很会掌握时机:明明要对脚,他却轻轻一垫;被两人夹击,他会180度突然转体,异常灵活。容志行的球技在“牛奶厂街”独树一帜,也惊动了宝岗业余体校的足球教练。
一天上午,容志行被卢建柱教练叫去,安排他第一次参加业余体校的编组比赛,以考察他的功底。容志行个子瘦小,神情有些怯怯的,列队站在“正规军”里,他看起来并不起眼。打起比赛来,容志行的表现却让人眼前一亮,他司职中卫,视野开阔,球路多变,这位土生土长的瘦弱男孩的表现别有一种“大将风度”。教练惊异于小志行“野路子”的娴熟球感和足球天赋,决定吸收他进体校足球班。
遭遇文革打击
1966年,容志行加入广州队,师从林效才教练。对来之不易的新的训练环境,他格外珍惜,那时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然而,一场风暴突如其来——“文化大革命”开始了。谁也没有想到,这一政治风浪会那么深的触及所有人的灵魂,从“停课闹革命”、“革命大串联”,到停工、停产,容志行所在的足球队被解散,由于埋头苦练,他也被扣上“白专道路、技术第一”的帽子,不得不挂靴停止训练。
成名之战
1969年,容志行被陈汉麟教练选入广东队。1971年5月,古巴国家足球队来穗访问,容志行被告知立即备战待机。比赛那天下午,越秀山体育场迎来了大量广州球迷。客队凭借南美特点的技巧,一开场就攻入一球,战况表明,5年未打国际比赛的广东队脚头生疏,特别是中场人员急需加强,换谁能扭转危局呢?教练员在摊牌时逐一衡量了新手的斤两之后,决定换上容志行一试头角。容志行的出场,引起一阵骚动,因为大多数球迷对陌生新手通常是抱怀疑态度的。容志行不辱使命,一上场就运用出色的控球和跑位,打开了局面。在一次反击中,容志行传出一记高吊球,埋伏在门前的队友迎个正着,一射破网。终场前,容志行快速运球突破,大脚猛扫,又入一球,广东队以2:1赢得了这场国际比赛。
这一仗是容志行的“身价球”,他从此在广东队站稳了正选的位置。
2021年4月26日容志行广东省民间足球促进会、大业体育团队走进粤东地区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汕尾学校,举行向在校的中、小学生赠送锐克足球装备的公益活动,并与在校师生交流了青少年足球成长和培训的经验。
1980年获运动健将称号。1979年、1980年、1981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十名最佳运动员之一。
1980年第二十二届奥运会预选赛和第十二届世界杯亚大区预选赛,被评为世界杯预选赛亚大区第四组的“最佳进攻队员”。
1981年获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1984年被评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年来杰出运动员之一。
1994年容志行荣获建国45周年体坛英杰之一。
2009年入选60位最具影响力的新中国体育人物之一。
2019年被评为广东足球70年十大杰出男球员之一。
中国体育界唯一用个人名字命名的精神“志行风格”,就源自他在赛场上高超的技术和对对手充分尊重的良好赛风——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刻苦训练,技术出众,从不做粗野动作,不报复对方球员,不与裁判争执,不乱吐唾沫……直到今天,“志行风格”仍被称颂。
1982年在新加坡举行的世界杯附加赛上,人们看到了国家队队长容志行的精彩表现:4∶2破朝鲜,四球中他助攻三球;3∶0大败科威特,他拖着刚缝了十几针、被纱布裹得密密麻麻的小腿上阵,并首开纪录,下场时全体观众起立鼓掌致敬,高呼“祖国感谢你,人民感谢你”。这一胜利,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当时全国许多城市的群众自发结队游行,欢呼“振兴中华”的口号,容志行也成为人民心中的英雄。
容志行绿茵百战,两条腿上的伤痕像是打上的绑腿,可他却从未故意伤害过对手,也未同任何人发生无谓的争执。在中东一场国际比赛中,容志行带球杀入对方禁区,2名对方后卫从左右两边向容志行飞身撞来,被他变向闪开,2名后卫却撞到一块双双受伤倒地。已面对空门待射的容志行见状立即停球,主动上前伸手将2名后卫扶起。观众看见容志行放弃了功成在握的射门机会,在片刻的惊奇之余,场上响起了掌声。
赛后,当地一家媒体的评论如下:“在洪水暴风一样的比赛激烈气氛中,中国队的11号竟能取得一种节制,避免了比赛流于过火,他是在经受了多次粗暴攻击后吹起良心道德号角的。”
2011赛季中甲联赛开幕式于北京时间2011年3月26日19:00在广东省人民体育场举行。容志行在这座体育场为“省港杯,一个时代的印记”纪念墙揭彩,有“岭南体育文化活化石”美誉的广东省人民体育场留下永远不会褪色的志行精神。
“一定不能违背体育道德”
“在场上比赛时,所有的注意力都在球上,从来不会去报复踢人。永远记得这么一句话:对对手最好的‘报复’就是把球踢进他们的球门。”
1948年出生在开往印度的英国“沙丹拿”号油轮上。原籍广东台山。
1953年从印度回国。1958年上小学时,进入广州市宝岗业余体育学校儿童足球班接受训练。
1962年考入广州二沙头业余体校足球队,后入选广州市少年足球队。
1964年入广州工人足球队。
1966年被选入广州足球队。
1969年进入广东足球队。
1970年被选入国家足球集训队,
1972年入选国家队。
1974年参加过第七届亚洲运动会,
1975年参加第六届亚洲杯预赛,
1976年参加第六届亚洲杯决赛,
1978年参加第八届亚洲运动会和第七届亚洲杯预赛,
1980年参加第二十二届奥运会预选赛和第十二届世界杯亚大区预选赛,
1982年挂靴后,入大学深造,毕业后一度担任广东省青年队教练,后又任广东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
1991年任深圳市体委主任。
2014年1月21日,当选第十届中国足球协会副主席。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