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库  > 所属分类  >  作家   

海伦·凯勒

1880年6月27日
出生
1880年6月27日出生在亚拉巴马州北部一个小城镇——塔斯喀姆比亚。
约1882年
因生病失去视力和听力
出生的第十九个月时因患急性胃充血、脑充血而被夺去视力和听力。
1921年 - 1924年
成立基金会,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
1921年,作为领导人之一成立了美国盲人基金会民间组织。她一直为加强基金会的工作而努力。1924年组成海伦·凯勒基金会,并加入美国盲人基金会,作为其全国和国际的关系顾问。
1933年1月
发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流芳百世
1933年1月在《大西洋月刊》上首次发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生完成了14本著作。
1968年6月1日
逝世
1968年6月1日与世长辞。

人物生平编辑本段

1880年6月27日,出生于亚拉巴马州塔斯喀姆比亚市常春藤巷。1882年2月,因突发猩红热丧失了视觉和听觉。
1886年,经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博士推荐,其父写信给波士顿柏金斯盲人学校校长迈克尔·阿纳格诺斯,要求为海伦·凯勒请一位家庭教师,迈克尔·阿纳格诺斯联系了该校毕业生安妮·莎莉文。1887年3月3日,开始向安妮·莎莉文学习美式手语。
1888年5月,与安妮·莎莉文拜访了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博士,并在白宫受到格罗弗·克利夫兰总统的接见,最后去柏金斯盲人学校拜访了迈克尔·阿纳格诺斯校长。
1891年1月,将创作的短篇小说《霜王》当做生日礼物寄给迈克尔·阿纳格诺斯校长,但被指责抄袭。1894年,因有关未来规划的问题与迈克尔·阿纳格诺斯校长产生分歧,并断绝关系。
1894年10月,来到纽约市,就读赖特—赫马森聋人学校。1896年秋,成为虔诚的斯维登堡信徒。1896年10月,被剑桥女子学校录取,为就读哈佛大学女子学院拉德克利夫学院做准备。
1897年12月,离开剑桥女校,搬到马萨诸塞州的伦瑟姆,继续准备大学预科的学习。1899年7月4日,收到拉德克利夫学院的入学通知书。1900年9月,成为拉德克利夫学院1900级新生。
1903年3月,在编辑约翰·阿尔伯特·梅西的帮助下创作自传《我的一生》(又译作《我生活的故事》《我的生活》)。1904年6月28日,从拉德克利夫学院毕业,成为第一位获得文学学士学位的盲聋人。
1908年7月,创作并出版了文集《我感知的神奇世界》。1909年春,加入马萨诸塞州社会党,成为主张妇女参政者。
1918年1月,创作并出版文集《走出黑暗》,该作是一组充满社会主义思想的文章。1920年2月,开始她们的舞台生涯,现场演讲并回答观众提问。
1924年10月,开始为美国盲人基金会工作。1927年10月,自传《我的信仰》出版,讲述作者信仰的斯维登堡思想。
1929年春,自传《中流》出版,讲述作者大学毕业后的生活。1931年4月,参加第一届世界盲人大会。1932年12月,入选美国盲人基金会理事会。1933年,应邀为《大西洋月刊》撰写自散文《假如给我三天的光明》。
1938年春,自传《海伦·凯勒日记》出版,讲述作者1936年—1937年间的生活。1943年1月,开始慰问全国各地军方医院的盲、聋及其他残疾退伍军人。
1946年10月,第一次为美国盲人基金会的姊妹机构美国海外盲人基金会的工作做环球旅行,先后访问了伦敦、巴黎、意大利、希腊和苏格兰。
1948年4—8月,作为美国海外盲人基金会的代表出访澳大利亚和新西兰。1955年6月,获得哈佛大学的荣誉学位,成为第一位获此荣誉的女性。1955年12月,传记《我的老师》出版。
1959年,联合国成立“海伦·凯勒八十诞辰纪念财团”,救济低度开发国家盲人,同时,另行募集125万美元,成立“海伦·凯勒国际奖”,每年颁奖给世界各国对盲哑教育有功的个人或团体。1960年6月27日,度过80岁生日,美国海外盲人联盟主办庆祝仪式,纽约市长决定把每年这一天定为“海伦·凯勒纪念日”。
1961年10月,因中风而退出公众生活。1964年9月,被林登·约翰逊总统授予总统自由勋章,但未能出席仪式。1968年6月1日,在睡梦中去世。
1981年编剧动画《海伦凯勒的故事》首播。
海伦·凯勒

个人生活编辑本段

海伦·凯勒的父亲是陆军上尉亚瑟·亨利,他的先辈卡斯珀·凯勒是瑞士的一位教育盲人的老师,后来移民到马里兰州。1896年8月19日,亚瑟·亨利去世。
海伦·凯勒的母亲为凯特·亚当斯·凯勒,比其父小20多岁,她于1921年6月去世。
安妮·莎莉文于1887年3月3日来到海伦·凯勒身边,正式开始教学,用独特的方法传授给海伦·凯勒知识。1900年秋天,随海伦·凯勒进入哈佛大学德克利夫学院,陪她上课,用手语给她翻译教授的讲课。海伦·凯勒大学毕业后,安妮·莎莉文仍然陪伴在她身旁,帮助她写作与巡回演讲。晚年时期,安妮·莎莉文仍然陪伴海伦·凯勒,悦己悦人,但最终辛劳成疾。1936年10月19日,安妮·莎莉文逝世,由波丽·汤普逊接替安妮·莎莉文,波丽·汤普逊也成了海伦的亲密朋友。
1916年11月,彼得·费根向海伦·凯勒求婚,他们在波士顿领取了结婚证,但后来其母要求取消婚约,并辞退了彼得·费根。

个人作品编辑本段

作品名称
英文原名
出版时间
作品体裁
《我的一生》(又译作《我生活的故事》《我的生活》)
The story of my life
1903
自传
《走出黑暗:关于视力与社会视觉的散文、
信件和演讲稿选集》
-
1907
文集
《我感知的神奇世界》
-
1908
《走出黑暗》
Out of the Dark
1918
《我的人生秘诀》
The Miracle of Life
1926
-
《我的信仰》
My Religion
1927
自传
《中流》
Midstream:My Later Life
1929
《痛失所爱》
-
-
《假如给我三天的光明》
Three Days to See
1933
散文
《海伦·凯勒日记》
-
1938
自传
《恪守信仰》
-
1940
-
《我的老师》
Teacher: Anne Sullivan Macy:A Tribute by the Foster Child of Her Mind
1955
传记
《敞开的门》
-
-
-

获得荣誉编辑本段

荣誉称号
1955年6月哈佛大学的荣誉学位(获奖)
1964年9月总统自由勋章(获奖)

主要成就编辑本段

海伦·凯勒致力于社会主义,源于她作为残疾人的特殊经历,以及她对其他残障者的同情。起先,她简化字母表,使之适合残障者使用﹔但是她很快意识到,单纯地解决失明问题,是治标不治本。通过研究她发现,盲人并非随机分布在各种人口中,而是集中在社会底层。穷人更容易由于生产事故或者得不到充分的治疗而失明。有些穷人沦为妓女,又多了一种因梅毒而导致失明的危险。于是,凯勒认识到,社会阶级制度控制着人一生的命运,有时甚至决定他们是否会失明。凯勒的研究并非书斋式的:“我参观过糖果店、工厂、棚户区。就算我看不见,我也闻得到。”
海伦·凯勒作为社会主义者,是由1909年开始的。在1909年,她加入了马萨诸塞州的社会党。早在从拉德克利夫学院毕业之前,她就是一位社会激进分子。她本人强调,这并非来自于在那里所受的任何教育。俄国革命爆发后,她对这个新生的共产主义国家大唱赞歌:“在东方,一颗新星冉冉升起!在痛苦的挣扎中,新秩序从旧的秩序中降生。看哪!在东方,一个男婴降生了!向前!同志们,齐向前!奔向俄罗斯的营火!迎接黎明!”凯勒在她的书房书桌上方悬挂了一面红旗。”后来,她逐渐成为社会党的左翼,成为一名“沃布利”(Wobbly),即世界产业工人联合会的成员,这是一个遭伍德罗·威尔逊迫害的工团主义者联盟。
当凯勒成为一名社会主义者时,她已经是一位享誉全球的著名女性。但她很快声名扫地,因为转向社会主义,从而引起了一场新的舆论风暴。那些曾经赞美她的勇气和智慧的报纸,转而强调她的残障。专栏作家们指责她没有独立的感官接受能力,受制于那些向她灌输思想的人。最典型的是《布鲁克林鹰报》的一位编辑。他写道,凯勒的“错误源于她生理发育的明显缺陷”。
凯勒回忆说,她曾经见过这位编辑。“当时,他对我的恭维是如此慷慨,我都不好意思再提。但是现在,我站出来支持社会主义,他就提醒我和大众,我是一个又聋又瞎、特别容易出错的人。大概,自从见过他以后,我的大脑就缩水了。”她接着说:“哦,《布鲁克林鹰报》太滑稽了,它在社会问题上又聋又瞎,它维护着一个令人难以忍受的制度。我们努力预防盲聋病症,而这个制度正是造成多数盲聋的根源。”
凯勒的后半生主要致力于为美国盲人基金会筹募资金,她坚信我们的社会需要一种激进的变革,这个信念从未动摇。她支持社会主义者尤金·V·德布斯的历次竞选总统活动。她还在妇女运动、政治、经济方面发表文章。在晚年,她写信给美国共产党领袖'伊丽莎白·G.弗林'———她是麦卡锡时代的牺牲品,当时正在监狱里度过风烛残年:“亲爱的伊丽莎白·弗林,向您致以最美好的生日祝福!愿服务人类的美好感受为您无畏的心灵带去力量与安宁!”

社会活动编辑本段

1906年,被任命为马萨诸塞州盲人委员会主席,开始了为盲人服务的社会工作。每天都接待来访的盲人,还要回复雪片一样飞来的信件。后来,她又在全美巡回演讲,为促进实施聋盲人教育计划和治疗计划而奔波。
1921年,终于成立了美国盲人基金会民间组织。海伦是这个组织的领导人之一,她一直为加强基金会的工作而努力。
1924年成为美国盲人基金会的主要领导人。
于1924年组成海伦·凯勒基金会,并加入美国盲人基金会,作为其全国和国际的关系顾问。
1959年联合国发起“海伦·凯勒”世界运动。
1960年美国海外盲人基金会颁布“海伦·凯勒”奖金。
1956年11月15日,竖立在美国波金斯盲童学校入口处的一块匾额上的幕布,由海伦用颤抖的手揭开了,上面写着:纪念海伦·凯勒和安妮·莎莉文梅西。这不是一块普通的匾额,而是为那些在人类文明史上写下了突出篇章的人们所设立的。的确,海伦把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尊敬,联合国还曾发起“海伦·凯勒”世界运动。
1959年联合国发起“海伦·凯勒”世界运动。

人物评价编辑本段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十九世纪出现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就是海伦·凯勒。
比利时评论家乔其特·雷布兰克:海伦·凯勒是一个让我们自豪与羞愧的名字,她应该得到永世流传,以对我们的生命给予最必要的提醒。
美国《时代周刊》杂志:海伦·凯勒是人类意志的伟大偶像。

书籍作品编辑本段

书籍名称
作品类别
作品时间
简介
备注
中流
--
2010-9-1
--
--
我的生活
--
--
--
--
我感知的神奇世界
--
--
--
--
我生活的故事
--
--
--
--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贾平凹    下一篇 十字军骑士

参考资料

[1].  夜话丨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之光明和声音   
[2].  夜话丨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3].  致敬海伦凯勒   
[4].  海伦凯勒的故事 (豆瓣)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