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新
吕新,1986年发表第一篇小说《那是个幽幽的湖》,就让山西文学界吃了一惊。
著有长篇小说《黑手高悬》《抚摸》《梅雨》《草青》《成为往事》《阮郎归》,中篇小说《中国屏风》《米黄色的朱红》《绸缎似的村庄》《瓦蓝》《黄花》《哑嗓子》等。
吕新
年份 | 作品名称 | 篇 幅 | 刊物(出版社)名称期号 |
1986 | 那是个幽幽的湖 | 短篇小说 | 山西文学,1986年第2期 |
湖边闲话 | 随,笔 | 山西文学,1986年第2期 | |
白色,诗笺 | 诗,歌 | 山西文学,1986年第4期 | |
1987 | 天上有个月亮 | 短篇小说 | 青海湖,1987年第7期 |
白色山谷 | 短篇小说 | 火花,1987年第4期 | |
传说 | 短篇小说 | 中国西部文学,1987年第7期 | |
现代诗卷 | 诗,歌 | 山西文学,1987年第5期 | |
旧衣服 | 诗,歌 | 山西文学,1987年第8期 | |
1988 | 瓦楞上的,青草 | 短篇小说 | 上海文学,1988年第9期 |
那些年,那冬天 | 诗,歌 | 山西文学,1988年第2期 | |
1989 | 带有五个头像的夏天 | 中篇小说 | 黄河1989年第1期 |
旧地,茅草一片金黄 | 中篇小说 | 收获,1989年第2期 | |
消逝的农具 | 中篇小说 | 中外文学,1989年第6期 | |
农眼 | 短篇小说 | 上海文学,1989年第1期 | |
哭泣的窗户 | 短篇小说 | 上海文学,1989年第1期 | |
绘在,陶罐,上的故事 | 短篇小说 | 上海文学,1989年第1期 | |
草垛,边暗红的或金黄的风景 | 短篇小说 | 黄河,1989年第1期 | |
社员都是,向阳花 | 短篇小说 | 黄河,1989年第1期 | |
圆寂的天 | 短篇小说 | 山西文学,1989年第2期 | |
河东 | 短篇小说 | 当代作家,1989年第4期 | |
山下的道路 | 短篇小说 | 收获,1989年第5期 | |
山谷对面的房子 | 短篇小说 | 作家,1989年第5期 | |
那儿有一,群鸟 | 短篇小说 | 作家,1989年第5期 | |
青草遮断他的歌声 | 短篇小说 | 上海文学,1989年第8期 | |
带六个抽屉的低柜 | 随,笔 | 山西文学,1989年第6期 | |
1990 | 手稿时代,对一个圆形遗址的叙述 | 中篇小说 | 中外文学,1990年第2期 |
秋水 | 短篇小说 | 作家,1990年第1期 | |
五月的最后一天 | 短篇小说 | 当代作家,1990年第1期 | |
雨季之瓮 | 短篇小说 | 锺山,1990年第3期 | |
空旷之年 | 短篇小说 | 作家,1990年第11期 | |
人家的,闺女,有花戴 | 短篇小说 | 青年文学,1990年第7期 | |
后窗 | 随,笔 | 山西文学,1990年第7期 | |
1991 | 葵花 | 中篇小说 | 小说家,1991年第1期 |
发现 | 中篇小说 | 花城,1991年第6期 | |
山中白马 | 短篇小说 | 芳草,1991年第2期 | |
太阳 | 短篇小说 | 上海文学,1991年第4期 | |
雨季 | 短篇小说 | 延河,1991年第7期 | |
高山的语言 | 短篇小说 | 春风,1991年第12期 | |
大雪 | 短篇小说 | 山西文学,1991年第6期 | |
栅栏 | 短篇小说 | 山西文学,1991年第6期 | |
面壁而坐 | 随,笔 | 山西文学,1991年第8期 | |
1992 | 黑手高悬 | 长篇小说 | 当代作家,1992年第1期 |
南方旧梦 | 中篇小说 | 莽原,1992年第1期 | |
南方遗事 | 中篇小说 | 花城,1992年第2期 | |
夜晚的顺序 | 中篇小说 | 青年文学,1992年第2期 | |
残阳,如血 | 短篇小说 | 北京文学,1992年第6期 | |
到,黄村,去 | 短篇小说 | 北方文学,1992年第7期 | |
环形山谷 | 短篇小说 | 春风,1992年第9期 | |
1993 | 抚摸 | 长篇小说 | 花城,1993年第1期 |
五里一徘徊 | 中篇小说 | 收获,1993年第3期 | |
辎衣 | 中篇小说 | 青年文学,1993年第11期 | |
隐蔽 | 中篇小说 | 人民文学,1993年第11期 | |
阴谋 | 中篇小说 | 山西文学,1993年第11,12期 | |
中暑 | 短篇小说 | 上海文学,1993年第11期 | |
回顾与眺望——《抚摸》序语 | 随,笔 | 山西文学,1993年第4期 | |
《仿佛山区轮回的语言》自序 | 随,笔 | 山西文学,1993年第4期 | |
陪你笑一次 | 随,笔 | 山西文学,1993年第11,12期 | |
1994 | 沙子 | 中篇小说 | 小说林,1994年第1期 |
中国,屏风 | 中篇小说 | 花城,1994年第1期 | |
游园,惊梦 | 中篇小说 | 江南,1994年第2期 | |
我们的,谷仓 | 中篇小说 | 大家,1994年第3期 | |
荒书 | 中篇小说 | 收获,1994年第4期 | |
砒霜 | 中篇小说 | 锺山,1994年第6期 | |
傍晚 | 短篇小说 | 山西文学,1994年第12期 | |
1995 | 光线 | 长篇小说 | 花城,1995年第3期 |
芬芳 | 中篇小说 | 江南,1995年第1期 | |
小姐 | 中篇小说 | 人民文学,1995年第1期 | |
父亲,把咱们的雨伞拿出来给他用用 | 短篇小说 | 山西文学,1995年第12期 | |
回忆 | 随,笔 | 作家,1995年第7期 | |
写出自己想写的东西(创作自白),人和人是不一样的(自传) | 随,笔 | 《蔚蓝色天空的黄金,·小说卷》,1995年12月 | |
1996 | 一个秋天的晚上 | 短篇小说 | 作家,1996年第4期 |
阴沉 | 中篇小说 | 花城,1996年第6期 | |
我听见青草附近有大声音 | 中篇小说 | 大家,1996年第5期 | |
梅雨(连载) | 长篇小说 | 大家,1996年第6期 | |
1997 | 梅雨(连载) | 长篇小说 | 大家,1997年第2—3期 |
绸缎似的村庄 | 中篇小说 | 花城,1997年第2期 | |
青纱帐 | 中篇小说 | 山花,1997年第8期 | |
晕黄的欢乐 | 短篇小说 | 漓江,1997年第4期 | |
副虹 | 短篇小说 | 长江文艺,1997年第5期 | |
被画匠,法隆,先生无意中绘在墙上的罗顺纹究竟是个什么人? | 短篇小说 | 作家,1997年第6期 | |
1998 | 高大的春天,诚实的麦田,明亮的孩子 | 短篇小说 | 作家,1998年第1期 |
引渡 | 短篇小说 | 漓江,1998年第1期 | |
八位作家和二十四本书 | 随,笔 | 花城1998年第3期 | |
1999 | 家峪兄,已经半夜了 | 中篇小说 | 山花,1999年第1期 |
深红的农事 | 中篇小说 | 锺山,1999年第6期 | |
八月黄昏 | 散,文 | 青年文学,1999年第8期 | |
2000 | 米黄色,的朱红 | 中篇小说 | 花城,2000年第1期 |
多么熟悉的声音 | 中篇小说 | 山花,2000年第10期 | |
我们 | 中篇小说 | 上海文学,2000年第10期 | |
石灰窑 | 短篇小说 | 作家2000年第3期 | |
2001 | 草青 | 长篇小说 | 长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5月 |
瓦蓝 | 中篇小说 | 花城,2001年第4期 | |
在十二月漫长的黑夜里 | 中篇小说 | 山花,2001年第10期 | |
翩翩 | 短篇小说 | 作家,2001年第2期 | |
“靠小说来呈现”——对吕新的书面访谈 | 访,谈 | 花城,2001年第6期 | |
2002 | 成为往事 | 长篇小说 | 锺山,2002年第4期 |
2003 | 我理解的青苔 | 中篇小说 | 花城,2003年第3期 |
乌 | 中篇小说 | 中国作家,2003年第9期 | |
2004 | 鱼鳞天,轻轻地说 | 中篇小说 | 花城,2004年第2期 |
我把十八年前的那场,鹅毛大雪,想出来了 | 中篇小说 | 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3期 | |
十月 | 中篇小说 | 山花,2004年第9期 | |
四季分明 | 随,笔 | 山花,2004年第9期 | |
2005 | 黄花 | 中篇小说 | 上海文学,2005年第4期 |
永远年轻 | 随,笔 | 青年文学,2005年第17期 | |
2006 | 木蝴蝶 | 中篇小说 | 锺山,2006年第2期 |
尖蚂蚁(原名,三年来我们的形势和困难) | 中篇小说 | 长城,2006年第2期 | |
初夏 | 中篇小说 | 佛山文艺,2006年11月上期 | |
2007 | 阮郎归 | 长篇小说 | 花城,2007年第4期 |
苹果被施了魔法 | 随,笔 | 《在那云飞浪卷的南海上,中国作家南海行》,花城出版社 | |
2008 | 一天 | 中篇小说 | 花城,2008年第3期 |
2009 | 哑,嗓子 | 中篇小说 | 十月,2009年第1期 |
出版作品
作品名称 | 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山中白马》 | 作家出版社 | 1993年12月第1版 |
《夜晚的顺序》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1995年3月第1版 |
《葵花》 | 北岳文艺出版社 | 1996年10月第1版 |
《抚摸》 | 花城出版社 | 1993年6月第1版 |
《光线》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1995年月第1版 |
《草青》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2001年5月第1版 |
《阮郎归》 | 中国华侨出版社 | 2011年2月第一版 |
《哭泣的窗户》 | 台北洪范出版社 | 1990 |
作品名称 | 获奖时间 | 奖项名称 |
《白杨木的春天》 | 2014年8月11日 | 第六届鲁迅文学奖 |
《下弦月》 | 2017年12月28日 | 荣获首届“吴承恩长篇小说奖” |
和许多“先锋”小说不同,吕新的语言没有那种实验室操作般的机械和生硬,也没有那种被理论的鞭子驱赶的被动和怯懦,当然,更没有那种为了争当“先锋”而“先锋”的粗鄙的庸俗。吕新就是吕新。吕新静静地躺在自己不曾被污染的纯净当中,一任语言的溪流淙淙远去。因为没有机械和生硬,没有被动和怯懦,没有粗鄙和庸俗,吕新在发现语言和被语言发现的双重的惊喜中,获得了他人所没有的自由,也获得了难以被人摹仿或淹没的独特的文体。——李锐《纯净的眼睛,纯粹的语言》
吕新是一个能够呈现文学史“意义”的作家。吕新的独特性至少体现在两个层面:其一,他是一个真正具有“先锋”品格的作家;其二,他是一个具有深厚本土体验和文化体验的作家。——吴义勤《“民间”的诗性建构》
吕新是擅长写诗化小说的。他显然具有诗人的气质。他也许是第一个让世界知道晋北山区的作家。——樊星《苍凉如诗》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