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江
早年经历

张宏江(图1)
1977年考取了郑州大学无线电系,成为新中国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
1982年毕业于中国郑州大学,获电子工程学士学位。之后就读于丹麦科技大学,获电子工程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毕业后来到石家庄电子工业部第54研究所工作。
1990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系统科学研究院工作,领导了视频和图像内容分析与检索、计算机视觉和信息系统等多个研究课题。
1993年6月,在《多媒体系统杂志》的创刊号上发表了他在这个领域的第一篇论文,建立了现代视频检索和内容查询的一个基本框架,这是在现代多媒体研究方面的一篇经典文献。
1995年,加入美国硅谷的惠普实验室,任主任研究员。
1998年年底,他应邀担任了ACM。
1999年多媒体世界大会的技术委员会主席,成为担任此职的第一位华人。同年初加入微软,参加中国研究院(即后来的微软亚洲研究院)创建。
2000年,担任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负责多媒体计算、视频和图像的分析和检索,模式识别,网络搜索和发掘,自然语言和分布式计算机系统等方向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大批一流的科研发成果并为微软公司的产品开发提供了大量创新技术,为微软亚洲研究院发展成一所全球顶级的计算技术基础研究机构做出了杰出贡献。
2003年,创立了微软亚洲工程院ATC,并迅速从20多个人的规模发展到几百人的超强阵容,众多杰出的技术精英被网罗旗下,并为本土软件产业贡献了众多杰出人才。微软亚洲工程院已经承担了开发面向微软全球用户的核心产品并主导微软中国及新兴市场产品战略的使命。在微软亚洲工程院,创新已经成为一种信仰、一种自发的态度和价值取向,每个亚洲工程院的员工骨子里都流着创新的血液。
2006年1月,微软中国研发集团成立,集基础研究,技术孵化,产品开发和战略合作为一体,成为微软在美国之外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备的研发基地,担任研发集团首席技术官。
2010年1月,基于对中国和亚太地区所蕴含的人才资源和科技创新前景的坚定信心,微软中国研发集团更名为微软亚太研发集团。

张宏江(图2)
2016年12月1日退休。
2021年12月20日,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发布消息:张宏江加入AIR任卓越访问教授。
1993年6月,在《多媒体系统杂志》的创刊号上发表了他在这个领域的第一篇论文,建立了现代视频检索和内容查询的一个基本框架,这是在现代多媒体研究方面的一篇十分经典的文章。后来走进这个领域的研究者,都会借鉴或引用这篇论文。他也因此成为计算机视频检索研究领域的“开山鼻祖”。
是国际多媒体领域的领军人物,是中国计算机界(尤其是人工智能领域),以及世界计算机领域论文影响因子最高的科学家之一。

张宏江[源码资本投资合伙人]
他已出版四本学术专著、发表近400篇学术论文,编辑发表了十本有关多媒体处理、内容检索和互联网多媒体的学术专集,拥有60余项美国专利,他的许多研究成果已成为相关研究领域的经典参考文献,并成为多项研究工作的科技基础。
2003年11月,鉴于在其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协会(IEEE)授予他院士(FellowofIEEE)称号。
2007年12月,当选美国计算机协会(AssociationforComputingMachinery,简称ACM)院士,以表彰其在多媒体分析、检索研究领域多年来做出的突出贡献。美国计算机协会(AssociationforComputingMachinery,简称ACM)是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信息学术协会,拥有近八万名会员,所出版期刊为信息领域最重要的学术期刊。ACM于1993年正式设立ACM院士的制度,每年通过严格的程序遴选出在计算机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给予院士的荣誉。
2012年9月受邀参加10月30日至11月2日在日本奈良举办的2012ACM多媒体学术年会领奖。
获奖时间 | 获奖名称 | 颁奖机构 |
2008年2月20日 | 2008年度美国亚裔工程师奖 | |
2010年3月 | 杰出科学家 | 微软公司 |
2010年6月 | 技术成就奖 | IEEE |
2012年 | 2012中关村十大海归新星 | |
2012年9月 | 2012年度多媒体计算领域杰出技术贡献奖 | |
2020年11月 | 北京市科学技术最高奖——突出贡献中关村奖提名 | |
2021年5月 | 2021年世界顶尖1000名计算机科学家中国大陆科学家之首 | |
2022年2月9日 | 美国国家工程院海外院士 |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