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_照片图片_家世背景_最新信息 - 名人库  > 所属分类  >  相声小品   

马季

早年经历

1953年考入新华书店华北发行所做售货员。

演艺经历

马季剧照
马季原名马树槐,1934年8月2日,出生于北京一个家境普通的商人之家。上小学的时候,他就靠卖冰核贴补家用。因为和相声演员常连安的亲戚是同学,年幼的他每每胳膊底下夹着冰核篮子,到常家开的启明茶社蹭免费的相声听。13岁时,由于父亲去世而家道中落,他被迫辍学,被送到上海宏德织造厂当学徒,因此而学会了上海话。
1950年,回到北京,进入培德中学读初三。1951年,考入北京市新华书店华北发行所,当了卖书员,业余时间几乎都扑在说相声和唱京剧上。
1954年,自认为水平已经不错的他自编了一段名为《伟大的祖国》的“相声”,参加了北京市轻工业工会的文艺演出,但因内容过于稚嫩、浅薄而失败。
1955年,相声表演有了一定提高的他开始涉足表演传统相声,在其登台表演的《黄鹤楼》遭遇批评后,他开始利用业务时间拜师访友,并参加了刘宝瑞、郭全宝亲自授课的工人业余艺术团。
1956年初,参加了北京市工人业务曲艺观摩会,由其表演的相声《找对象》获得了一等奖;同年6月,他作为北京赛区的代表,参加了全国职工业余曲艺观摩演出会,表演了一段讽刺邮政工人工作马虎屡出差错却强词夺理的相声《都不怨我》,凭借该作品获得了全国冠军,并由此被侯宝林、刘宝瑞看中,调入中央广播文工团说唱团工作,成为专业相声演员,说唱团安排侯宝林、刘宝瑞、郭启儒、郭全宝为其老师,侯宝林为责任老师。不到一年他已经熟练掌握了六段传统相声,创作了四段新节目,并推出了正式的相声处女作《打篮球》;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7年,老师侯宝林觉得马树槐这个名字绕嘴,做演员名字应该起得响亮一点,笔画要少一点,这样人家容易记住,当时北京正在放映匈牙利喜剧电影《牧鹅少年马季》,于是马树槐取艺名马季;同年4月,参加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说唱团巡回演出”,演出中,他与杨紫阳合作,推出了相声《王金龙与祝英台》《跟谁结婚》《请医生》,并表演了传统相声《对春联》《空城计》《扒马褂》等。巡回演出归来后,中国广播说唱团分为两个演出队,其中一支由马季带领。
1958年10月,马季作为慰问团的成员赴福建前线演出,期间创作了相声《英雄小八路》,这是他创作的真正意义上的第一篇歌颂型相声作品;同年,创作并表演了相声《登山英雄赞》,作品取材于中国登山健儿攀登珠穆朗玛峰的真实事迹;同年,当选为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1959年,创作了相声《找舅舅》。1961年,曲艺界挖掘传统遗产活动在全国范围展开,回忆、整理了传统相声80段,付印成《中国传统相声大全》,就是曲艺界的所谓“四大本”,马季对“四大本”反复阅读,掌握了很多传统相声。1962年,当选为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1963年,马季随中央农村文化工作队去山东文登一带体验生活,半年多的时间共演出了104场,还创作了相声《画像》《跳大神》。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马季被定为“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受到批斗,只能在北京扫厕所,刷标语牌。
1971年春,与唐杰忠、赵连甲一起被打成“马唐赵反党小集团”,马季被下放到淮阳五七干校下属的张庄村劳动;同年秋,马季结束了插队劳动任务回到北京。1972年,马季专程回到淮阳“五七”干校慰问演出。1973年,马季与唐杰忠改编并表演了歌颂中非友谊的相声《友谊颂》,起到了促进相声复苏的积极作用。
1976年,姜昆赴北京参加全国曲艺调演,作为评委的马季相中了姜昆,在征得姜昆同意后,马季将其调到了中央广播说唱团,并收为弟子;同年,创作了“伤痕相声”《白骨精现形记》《舞台风雷》,以及讽刺相声《多层饭店》《北京之最》,其中《北京之最》因讥谤过于尖锐而很快被禁播。
1976年底至1977年3月,马季带着弟子姜昆到湖南省桃源县采风,期间创作了相声《新桃花源记》。1978年,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1979年,马季随团出访日本;同年,当选为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曲协第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1980年8月,出版了图书《马季相声选》;11月,创作的图书《相声艺术漫谈》出版,该书对相声的起源、内容、形式、艺术手法、包袱种类以及相声表演中的一系列问题都做了较为详尽的阐述。
1982年,电视的快速普及让马季开始思索相声由听觉艺术到视觉艺术的改造问题,他组织了队伍,与赵炎、幺树森一起,连续尝试编排了13个小品,集结成册,名为《笑的窗口》;同年,随团赴香港交流。
1983年2月12日,马季担任主持人的1983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播出,他在晚会上还表演了相声《山村小景》《小小雷峰》《说一不二》;同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1984年2月1日,1984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播出,马季在晚会上表演了相声《宇宙牌香烟》《春联》;同年,创作了讽刺相声《百吹图》;同年,随团赴香港交流。
1985年2月19日,担任主持人的1985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播出;同年,被评为“全国十大笑星”。1986年,马季在湖南常德义演,随后把5000多万元收入全部捐给桃花源。
1987年1月28日,1987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播出,马季在晚会上与刘伟、冯巩、赵炎等合作表演了群口相声《五官争功》。1988年,当选为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1989年2月5日,1989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播出,马季在晚会上与刘伟表演了相声《送别》;10月12日,出席第1届中国金唱片奖评奖活动,并获得了金唱片奖。
20世纪80年代后期,马季创作了讽刺相声《特种病》。1991年2月14日,1991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播出,马季在晚会上表演了相声《训徒》。
1992年,马季到广东惠州参加全国名人钓鱼比赛,河源政府领导邀请他加盟了当地一间文化实业总公司。
1993年,马季把他的党组织关系转到了河源市文化局,为表彰他对河源文化事业作出的贡献,被河源政府授予荣誉市民的称号;同年,当选为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
1996年2月18日,1996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播出,马季与刘伟合作表演了相声《老少乐》。1998年,当选为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2003年,当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2004年11月6日,马季在广州中山纪念堂作了“告别演出”。
2006年4月15日,访问日本的马季与刘伟在东京为在日华侨华人表演了相声;7月,马季和儿子马东到广东参加了“慈善爱心献河源”的演出,为河源市人民医院新院建设募捐;9月23日,马季获得了第四届中国曲艺牡丹奖终身成就奖;10月,参加了第三届CCTV相声大赛;12月20日上午10点25分,马季因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逝世,享年72岁。
2007年2月11日,马季生前定稿的自传《一生守候》出版发行;5月,马季生前出演的民国情感剧《旗袍》播出,他在剧中饰演古道热肠的“汤老板”。

个人生活编辑本段

情感生活

春晚宇宙牌香烟
1967年7月18日,经铁道兵文工团团长焦乃积介绍,马季与文工团歌手于波相识,不久结婚。1968年12月25日,儿子马东在黑龙江哈尔滨出生。

健康状况

1987年,马季在长沙得了急性心肌梗死,住院3个月才出院。但因为当时的心脏手术还不成熟,治疗效果有限。而且,他还患有糖尿病,胆固醇水平也较高,所以一直未能根治,2006年12月20日早上10时25分因心脏病突发于北京天通苑五区的家中逝世。
弟子
马季的主要弟子有姜昆、赵炎、刘伟、冯巩、笑林、王谦祥、李增瑞、韩兰成、刘喜尧、彭子义、常佩业、黄志强、黄宏、尹卓林、姚新光、李国修、赵龙军、邢瑛瑛、刘立新、侯冠男、张庆等。
爱好
马季喜欢打篮球、踢足球,1951年进入在新华书店工作后,担任过篮球队主力。1956年进入中国广播说唱团后,成为说唱团篮球队的主力队员,同时出任足球门将。

社会任职编辑本段

第五届政协委员。

社会活动编辑本段

任职经历
历任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三、四、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曲协常务理事,中央广播文工团说唱团团长等职。

个人作品编辑本段

参演纪录片

首播时间
名称
备注
2004
一百年的笑声
以相声为主题,用纪录片的形式,透过对相声等曲艺的追述来展示普通百姓当年的娱乐生活。

艺术特色编辑本段

马季在相声语言艺术的探索上,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形成独特的语言艺术风格。马季相声的语言艺术风格,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生活化
马季的相声语言艺术无疑是高度生活化的,但又体现出鲜明的艺术特质,而且其语言的生活化,较之前辈又有所不同。相声发源于北京,发祥于天津,主要表现京津两地的市民生活趣味。新中国成立以前的相声尤其如此。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相声演员,马季尽管是地地道道的城里人,但对于相声生活化的理解却不同以往。他不再满足于表现市民生活,或站在市民立场上,将农民、尤其是进城农民作为嘲笑、挖苦的对象。而是努力选择曾被相声艺人忽视或嘲弄的农民的立场。与前辈艺人不同的是,马季相声的生活资源不限于京津这类城市,而是深入中国广袤的乡间。他先后以山东文登、湖南桃源作为自己的创作基地,深入农村,学习农民的语言,感受农民的生活,了解农民的趣味,不仅在相声作品中塑造农民的正面形象,而且运用广大农民所熟悉并喜闻乐见的语言,使农民喜欢上了相声艺术。这无论是对于相声的题材还是受众面,都是较大的拓展。加上广播、电视等新媒体的推动,使相声艺术的影响力逐渐超越京津,辐射全国。创作于20世纪60年代的《画像》《海燕》等作品,都塑造了农民劳动模范的形象,无疑是这方面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马季作为新相声的代表人物,其“新”恰恰体现在对相声语言生活化的坚持与拓展。而坚持的基础础上的拓展,对相声艺术的贡献尤大。
马季
文学化
相声语言的文学化,自前辈张寿臣始,至侯宝林达到高峰。马季作为新中国成长起来的相声演员,又得到侯宝林的亲传,对于文学化的追求具有自觉性,但又结合时代精神和自身特点,进行了不同于前辈的新探索。传统相声语言的文学化追求往往借助姊妹艺术,特别是戏曲。尽管有老舍这样的新文学大家参与,但基本套路不曾改变。马季成长于新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使他不再局限于对戏曲中的文学元素的借鉴,而拓展到其他文学艺术门类之中。《新桃花源记》作为歌颂型相声的代表作品之一,采用代言体和化妆相声等艺术形式,不仅借助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再生,展现桃源建设的新风貌,还巧妙地嵌入陶氏的诗作,增加了作品的文学性和陶渊明形象的真实感,更模拟古典诗歌,作为人物语言,通过“戏仿”产生强烈的喜剧效果,是一篇语言高度文学化的相声作品。《诗情画意》则在讽刺型、歌颂型和娱乐型之外,开拓了知识型相声这一表现领域,通过对大量古典诗词的引述和别有慧心的解读(当然也包括歪讲),既产生喜剧效果,又传播古典诗词知识,是一篇内涵丰富,可以雅俗共赏的优秀之作,其文学价值自不待言。20世纪80年代的代表作《宇宙牌香烟》的主题是讽刺揭露伪劣商品,有明显的现实关怀,而语言也颇具特色。作品主要使用倒口和贯口的表演手段,借助代言体,以一个伪劣香烟推销员的身份介绍商品,使用大量的文学修辞方法,其中排比的运用最为显著,部分段落使用铺排,语言汪洋恣肆,一气呵成,不仅体现出马季深厚的语言功底,又有效地衬托出他热情火爆的表演风格,效果强烈。
相声语言的文学化是马季的自觉追求。他的文学化特质不同于侯宝林的清雅俊逸,而更加生活化,从而形成独特的语言艺术风格。
多样化
马季自觉以中国新貌和时代精神的宣传者为己任,不仅在题材上贴近生活,创作并演出了大量反映新时代、新风尚的作品,在语言上也精益求精,力求更有效地展现各类题材,并凸显语言的多样性。加之得到诸位前辈大家的倾心传授和悉心培养,使马季在相声语言上博采众长,获得了丰富的积淀。早期的代表作《登山英雄赞》歌颂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健儿,语言上一方面详细介绍了珠峰的环境、攀登的困难和登山队全体成员的艰苦努力,这都是相声从未涉足的领域,另一方面,则进入角色,直接抒发队员们的体验与心声,无论是叙述语言还是人物语言均体现出新时代的风貌,充满了豪情壮志。这种具有崇高美的语言风格,在传统相声中是颇为罕见的。同时期的另一篇代表作《找舅舅》,对比包头市在新旧时代的不同景象,在包袱的设置上主要借助误会和错位,这是传统相声的基本手法,在语言上也着力突出新旧对比,有效地表现了主题。此外,在马季相声的语言中,有文言,如前述《新桃花源记》《诗情画意》等;有民间俗语,如《劳动号子》《英雄小八路》等;甚至还有外语。在相声中使用外语,侯宝林是开创者。但外语在相声中一般只用于找包袱,甚至用外语的发音方式说汉语,从而构成笑料。真正的外语从未成为一段相声的核心。马季方面有则有明显的突破。《友谊颂》歌颂援建坦赞公路的中国工人,作品中大量使用了斯瓦西里语,而且是正面使用,绝无嘲弄歪曲。马季为此向使馆工作人员认真学习语言,使外语成为贯穿整段作品的一条主线。这无疑是对相声语言领域的丰富和拓展

人物评价编辑本段

马季是相声事业里程碑式的人物。(相声演员姜点评评)
马季在中国相声史上是独特的一个人物,他传承了传统相声的衣钵,但却面临着新中国建立以来的新形势、新任务。传统相声的任务在某种意义上,还是“高台教化”,但马季的相声却是作为生产“任务”出现的,他的观众也变成了有恒业、有信仰的群体。他以其团体性力量,基本成功地完成了这个任务,马季的相声不仅在当时是成功的,而且直到20世纪90年代,他都深深地塑造了观众对相声的观念。马季作为相声艺术“承上启下的一代”,其意义已经完全超出了艺术作品本身,他的探索为相声在新时代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那就是:朝前看,保持与时代同步的精神,勇做时代的排头兵,同时两脚要深扎在大地之中,与人民共呼吸、同命运,这应是相声在这个时代应有的姿态。在此意义上,马季比之马三立、侯宝林等人更具新时代艺术家的气魄与胆识。(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点评波评)
马季和前辈艺人最大不同是:在台上不丑化自己,有时代精神。他的很多相声,套路和技巧都是传统相声的,但他把这些技巧用到了新的事件上。(曲艺理论家点评宝琨评)
马季对幽默的理解十分独到,写歌颂体而让人笑,足见他的功力。他的歌颂体富于韵律,像《游击小英雄》,什么地方应当谈正事,什么地方应当助兴,哪里插入一首歌,编排绵密,鬼斧神工。在嗓音条件一般的情况下,他几乎开掘了语言上的全部潜力。(相声评论点评章乐天评)
马季对广东粤语相声的发展作出过许多贡献。他的作品中“包袱”特别多,贴近生活,很多桥段都能把观众逗得人仰马翻。(相声演员黄俊英评)

后世纪念编辑本段

纪念馆
2007年9月6日,为了纪念马季与桃花源的深厚友谊,经上级批准,湖南省常德市有关部门特在马季当年的创作之地秦人宅开辟的“马季与桃花源”纪念馆开馆,纪念馆包括马季曾住过的房间、马季在桃花源创作和生活的图片资料以及影像资料的展室等。
书籍
2011年1月,纪念马季逝世五周年的书籍《马季生前与身后》正式出版;3月18日,中国曲艺家协会、中国广播说唱团在北京联合举办了“《马季生前与身后》出版座谈会”。
相声展演
2017年3月,由中华曲艺学会、中国曲协相声艺术委员会、天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天津市宝坻区人民政府、天津师范大学马季艺术研究会共同发起主办了“马季杯”首届全国大学生相声展演。

书籍作品编辑本段

书籍名称
作品类别
作品时间
简介
备注
相声艺术漫谈
相声专著
1980-11
--
--
马季相声选
相声选集
1980-08
--
--
一生守候
--
--
--
--
全部收起

参演作品编辑本段

参演电视剧

笑八仙之素女的故事

饰演土地

旗袍

饰演汤老板

参演电影

笑破情网

饰演

南洋富翁

饰演袁科长

参演相声

相声名称
时间
合作演员
请医生
--
--
打电话
--
郭启儒
对对联
--
--
王金龙与祝英台
--
--

主持节目编辑本段

主持节目

节目名称
播出时间
播出平台
春节联欢晚会
1983
中央电视台
全部展开

获得荣誉编辑本段

中国金唱片奖获奖1
1989 第一届金唱片奖获奖
中国曲艺牡丹奖获奖1
2006第四届中国曲艺牡丹奖终身成就奖获奖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蔡明    下一篇 张小斐

标签

参考资料

[1].  李文华等获中国曲艺牡丹奖终身成就奖_影音娱乐_新浪网   
[2].  马季将被授“人民曲艺家”_影音娱乐_新浪网   
[3].  一代宗师马季心脏骤停 遗体运往中日友好医院_影音娱乐_新浪网   
[4].  资料:著名相声演员马季生平简介_影音娱乐_新浪网   
[5].  一百年的笑声   
[6].  马季逝世五周年“最全传记”出版_影音娱乐   
[7].  艺坛大家_马季简介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